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地方农业经济论文

阳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支持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1.2.1 农业产业化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2 货币政策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3 货币政策支持农业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4-16页
        1.3.1 研究思路第14页
        1.3.2 研究内容第14页
        1.3.3 研究方法第14-16页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第16-23页
    2.1 基本概念第16-18页
        2.1.1 农业产业化概念及特征第16-17页
        2.1.2 货币政策概念和目标第17-18页
    2.2 理论基础第18-22页
        2.2.0 货币政策理论第18-20页
        2.2.1 产业链理论第20-21页
        2.2.2 公共政策理论第21-22页
    2.3 本章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货币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作用机理第23-28页
    3.1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历程第23-24页
    3.2 货币政策的作用分析第24-27页
        3.2.1 货币政策支持加速农业产业化资本的形成第25页
        3.2.2 货币政策支持促使农业产业的集聚第25页
        3.2.3 货币政策支持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第25-26页
        3.2.4 货币政策支持提高农业产业竞争力第26-27页
    3.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四章 阳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货币政策支持分析第28-50页
    4.1 阳江市“三农”总体运行情况第28-32页
        4.1.1 农业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第28-30页
        4.1.2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情况第30-31页
        4.1.3 农民生活水平现状分析第31-32页
    4.2 货币政策作用于阳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第32-38页
        4.2.1 中国人民银行阳江市中心支行支农现状第32-33页
        4.2.2 阳江农业产业链征信中心发展情况介绍第33-34页
        4.2.3 金融支持阳江市农业产业化情况第34-36页
        4.2.4 阳江农业保险政策支持现状第36-38页
    4.3 货币政策支持阳江市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分析第38-40页
        4.3.1 羽威产业链总体情况第38-39页
        4.3.2 春丰糖业总体情况第39-40页
        4.3.3 羽威企业与春丰糖业发展模式比较分析第40页
    4.4 货币政策对阳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第40-45页
        4.4.1 选取指标及数据来源第40-42页
        4.4.2 实证分析第42-45页
    4.5 制约货币政策支持阳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原因分析第45-49页
        4.5.1 金融供给总量不足,投融资体制不健全第45-47页
        4.5.2 金融产品和工具功能单一第47页
        4.5.3 金融体系开发程度不足第47页
        4.5.4 缺少多元化的金融体系支持导致供给总量不足第47-48页
        4.5.5 金融机构对企业经营情况信息掌握不全第48页
        4.5.6 贷款不良率上升较快,缺乏有效信贷风险控制机制第48-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阳江市农业产业化发展中货币政策支持的措施第50-56页
    5.1 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第50-51页
        5.1.1 制定有效信贷政策支持第50页
        5.1.2 综合运用各种公共政策推动金融资源向“三农”偏移第50-51页
        5.1.3 指导金融机构开创便民服务,优化贷款环节和手续第51页
    5.2 推动农业产业金融服务创新第51-53页
        5.2.1 创新金融产品品种第51页
        5.2.2 创新担保方式第51-52页
        5.2.3 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第52页
        5.2.4 创新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第52-53页
    5.3 转变经营理念,不断适应市场发展需要第53-54页
        5.3.1 培育农村社会化服务主体第53页
        5.3.2 积极打造“互联网+农业自主品牌”第53页
        5.3.3 设立农村高科技投资基金第53-54页
    5.4 健全农村金融风险转移和补偿机制第54-56页
        5.4.1 积极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第54页
        5.4.2 探索“银保互动”,开展联合支持模式第54-55页
        5.4.3 政府或社会团体建立农业损失补偿机制第55页
        5.4.4 推动农业保险人才库建设第55-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标准化视角下村域低碳农业发展规划研究--以陕西省泾阳县滑里村为例
下一篇:针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胸痹心痛)的古代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