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复合型双金属改型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脱硫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创新点摘要第6-10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9页
    1.1 天然气中硫化氢的来源第11页
    1.2 天然气中硫化氢的物性及其危害第11-12页
    1.3 天然气中H2S气体污染的治理技术第12-17页
        1.3.1 湿法吸收硫化氢第12-15页
        1.3.2 干法吸收硫化氢第15-16页
        1.3.3 生物法第16页
        1.3.4 膜分离法第16-17页
        1.3.5 离子交换树脂法第17页
        1.3.6 光催化氧化法第17页
    1.4 活性炭改性吸附脱硫剂的研究第17-19页
        1.4.1 活性炭的负载改性方法第17-18页
        1.4.2 负载金属的选择第18-19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9-24页
    2.1 实验仪器第19页
    2.2 实验试剂第19页
    2.3 吸附剂的制备第19-21页
        2.3.1 活性炭的水洗第19-20页
        2.3.2 复合型ZnO-MnO_2/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第20页
        2.3.3 复合型Fe_2O_3-Co_3O_4/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第20页
        2.3.4 复合型Fe_2O_3-ZnO/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第20页
        2.3.5 复合型MnO_2-Co_3O_4/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第20-21页
    2.4 实验装置及流程第21-23页
        2.4.1 制气装置第21页
        2.4.2 试剂药品的配置及其标定第21-22页
        2.4.3 脱硫性能检测第22页
        2.4.4 固定床吸附脱硫装置及计算方法第22-23页
    2.5 吸附剂的表征第23-24页
        2.5.1 X射线衍射光谱(XRD)第23页
        2.5.2 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第23页
        2.5.3 比表面积测定(N2-BET)第23页
        2.5.4 扫描电镜(SEM)第23-24页
第三章 复合型ZnO-MnO_2/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第24-30页
    3.1 吸附剂的表征第24-26页
        3.1.1 X射线衍射(XRD)第24页
        3.1.2 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第24-25页
        3.1.3 BET分析第25页
        3.1.4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25-26页
    3.2 负载顺序的影响第26页
    3.3 负载比例的影响第26-27页
    3.4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27-28页
    3.5 吸附温度的影响第28页
    3.6 吸附气速的影响第28-29页
    3.7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四章 复合型Fe_2O_3-Co_3O_4/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第30-36页
    4.1 吸附剂的表征第30-32页
        4.1.1 X射线衍射(XRD)第30页
        4.1.2 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第30-31页
        4.1.3 BET分析第31页
        4.1.4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31-32页
    4.2 负载顺序的影响第32页
    4.3 负载比例的影响第32-33页
    4.4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33-34页
    4.5 吸附温度的影响第34页
    4.6 吸附气速的影响第34-35页
    4.7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复合型Fe_2O_3-ZnO/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第36-42页
    5.1 吸附剂的表征第36-38页
        5.1.1 X射线衍射(XRD)第36页
        5.1.2 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第36-37页
        5.1.3 BET分析第37页
        5.1.4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37-38页
    5.2 负载顺序的影响第38页
    5.3 负载比例的影响第38-39页
    5.4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39-40页
    5.5 吸附温度的影响第40页
    5.6 吸附气速的影响第40-41页
    5.7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六章 复合型MnO_2-Co_3O_4/AC负载改性活性炭吸附剂的制备及脱硫性能研究第42-49页
    6.1 吸附剂的表征第42-44页
        6.1.1 X射线衍射(XRD)第42页
        6.1.2 傅立叶变化红外光谱(FT-IR)第42-43页
        6.1.3 BET分析第43页
        6.1.4 扫描电镜分析(SEM)第43-44页
    6.2 负载顺序的影响第44页
    6.3 负载比例的影响第44-45页
    6.4 焙烧温度的影响第45-46页
    6.5 吸附温度的影响第46-47页
    6.6 吸附气速的影响第47页
    6.7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改进用户体验与节能的移动平台调度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图像结构化特征的飞行器检测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