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机论文--发电机、大型发电机组(总论)论文--风力发电机论文

MW级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动态特性研究

中文摘要第3-4页
英文摘要第4页
1 绪论第9-15页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国内外风电机组系统建模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第11-12页
    1.3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13页
        1.3.1 课题研究的目的第12-13页
        1.3.2 课题研究的意义第13页
    1.4 论文内容及结构第13-15页
2 风力发电机组动力学建模第15-39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第15-24页
        2.2.1 多体系统定义基本要素第16-17页
        2.2.2 风电系统建模坐标系与拓扑图第17-20页
        2.2.3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第20-23页
        2.2.4 多点约束MPC第23-24页
    2.3 齿轮箱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24-31页
        2.3.1 齿轮箱基本结构第25-26页
        2.3.2 齿轮箱模型坐标系及拓扑图第26-28页
        2.3.3 齿轮啮合模型第28-29页
        2.3.4 轴承模型第29-30页
        2.3.5 联轴器模型第30页
        2.3.6 齿轮箱模型第30-31页
    2.4 叶片与塔筒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31-33页
        2.4.1 叶素动量理论与塔影效应第31-32页
        2.4.2 欧拉-伯努利梁理论第32页
        2.4.3 叶片和塔筒模型第32-33页
    2.5 风电机组模型第33-34页
    2.6 风电机组固有频率与振型第34-37页
    2.7 小结第37-39页
3 双馈异步感应发电机DFIG运行理论与控制第39-59页
    3.1 引言第39-40页
    3.2 DFIG暂态数学模型第40-44页
        3.2.1 三相静止坐标系中的DFIG数学模型第40-43页
        3.2.2 d-q坐标变换第43页
        3.2.3 同步速旋转坐标系中的DFIG数学模型第43-44页
    3.3 DFIG并网与运行控制第44-50页
        3.3.1 定转子功率关系第44-46页
        3.3.2 空载运行控制策略第46-48页
        3.3.3 发电控制运行策略第48-50页
    3.4 DFIG发电系统模型的建立第50-53页
    3.5 DFIG发电系统模型的测试第53-57页
        3.5.1 空载并网运行第53-55页
        3.5.2 亚同步与超同步运行第55-56页
        3.5.3 转速与发电机电磁转矩的关系第56-57页
    3.6 小结第57-59页
4 风电机组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第59-65页
    4.1 引言第59页
    4.2 变桨控制系统第59-60页
    4.3 偏航控制系统第60-61页
    4.4 风电机组仿真模型第61-62页
    4.5 风电机组启动过程动态仿真第62-64页
    4.6 小结第64-65页
5 复杂工况下风电机组动态特性第65-93页
    5.1 引言第65页
    5.2 环境载荷第65-69页
        5.2.1 风力发电机组等级第65-66页
        5.2.2 湍流风模型第66-67页
        5.2.3 风向模型第67-68页
        5.2.4 阵风模型第68-69页
        5.2.5 电网模型第69页
    5.3 风电机组振动评估第69-76页
        5.3.1 评估标准第69-72页
        5.3.2 风电机组动态响应与激励分析第72-75页
        5.3.3 振动加速度有效值计算第75-76页
    5.4 传动链频域响应分析第76-83页
        5.4.1 激励频率与固有频率第76-77页
        5.4.2 共振点甄别第77-83页
    5.5 变桨同步度影响分析第83-91页
        5.5.1 变桨同步度的定义第83页
        5.5.2 同步度对变桨轴承受载的影响第83-90页
        5.5.3 同步度对变桨轴承寿命的影响第90-91页
    5.6 小结第91-93页
6 总结与展望第93-95页
    6.1 结论第93页
    6.2 展望第93-95页
致谢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01页
附录第101页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01页
    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欠平衡取心工具设计及现场应用研究
下一篇:松辽盆地四站—朝51区块扶余油层构造及储层特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