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1 绪论 | 第7-13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页 |
1.2 国内外相关可靠性研究与发展概述 | 第7-11页 |
1.2.1 可靠性发展与研究概述 | 第8页 |
1.2.2 国内外机床可靠性发展与研究概述 | 第8-9页 |
1.2.3 高速送料机及其可靠性发展概述 | 第9-11页 |
1.3 课题来源与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2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数据分析 | 第13-27页 |
2.1 高速送料机简介 | 第13-17页 |
2.1.1 高速送料机分类 | 第13-14页 |
2.1.2 高速送料机原理和结构 | 第14-16页 |
2.1.3 高速送料机使用特点 | 第16-17页 |
2.2 可靠性数据采集 | 第17-19页 |
2.3 高速送料机的可靠性数据分析 | 第19-25页 |
2.3.1 可靠性数据分析流程 | 第19-20页 |
2.3.2 可靠性数据初步分析 | 第20-21页 |
2.3.3 可靠性数据三参数威布尔分布模型的建立 | 第21-25页 |
2.4 可靠性指标评价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高速送料机故障分析 | 第27-39页 |
3.1 高速送料机故障分析方法概述 | 第27-28页 |
3.2 高速送料机的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第28-37页 |
3.2.1 故障模式及故障原因的划分 | 第28-29页 |
3.2.2 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 | 第29-33页 |
3.2.3 故障树分析 | 第33-37页 |
3.3 高速送料机故障的预防与改进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4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高速送料机可靠性分配 | 第39-51页 |
4.1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分配相关概述 | 第39-40页 |
4.1.1 可靠性分配方法概述 | 第39-40页 |
4.1.2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分配的目的与特点 | 第40页 |
4.2 基于区间层次分析法的高速送料机可靠性分配方法 | 第40-45页 |
4.2.1 分配相关数学方法概述 | 第40-42页 |
4.2.2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分配模型的建立 | 第42-45页 |
4.3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分配实例 | 第45-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5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速送料机可靠性预计 | 第51-58页 |
5.1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预计的相关概述 | 第51-52页 |
5.1.1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预计目的和特点 | 第51页 |
5.1.2 可靠性预计方法概述 | 第51-52页 |
5.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速送料机可靠性预计方法 | 第52-55页 |
5.2.1 BP神经网络概述 | 第52-53页 |
5.2.2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预计模型的建立 | 第53-55页 |
5.3 高速送料机可靠性预计实例 | 第55-57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6 高速送料机送料辊轮结构改进设计 | 第58-69页 |
6.1 辊轮接触疲劳理论研究 | 第58-62页 |
6.1.1 辊轮失效形式与失效机理 | 第58-59页 |
6.1.2 高速送料机辊轮送料过程的应力场分析 | 第59-62页 |
6.2 辊轮应力场分析 | 第62-65页 |
6.3 辊轮的改进设计 | 第65-68页 |
6.3.1 辊轮的结构改进设计 | 第66页 |
6.3.2 改进后辊轮的应力场分析 | 第66-68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7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7.1 总结 | 第69页 |
7.2 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附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