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研究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引言第10-11页
一、审查逮捕听证程序解读第11-17页
 (一) 概述第11-12页
 (二) 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的功能性分析第12-17页
  1. 价值性功能第12-15页
  2. 技术性功能第15-17页
二、我国审查逮捕程序现状考察第17-23页
 (一) 现行审查逮捕程序的形成发展第17-18页
  1. 角色定位第17页
  2. 运作模式第17-18页
  3. 运行状况第18页
 (二) 现行审查逮捕程序存在的问题第18-23页
  1. 决策信息来源单方化第18-19页
  2. 卷宗书面审查形式化第19-20页
  3. 犯罪嫌疑人参与权的缺失化第20-21页
  4. 决策形成封闭化第21-22页
  5. 忽视逮捕必要性的审查第22-23页
三、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的可行性分析第23-28页
 (一) 观念基础第23-25页
  1. 人权保障观念的普及第23-24页
  2. 听证结果的可接受性第24页
  3. 检察官客观义务理念的强化推广第24-25页
 (二) 运行基础第25-28页
  1. 域外羁押听证考察第25-27页
  2. 域内司法听证尝试第27-28页
四、我国建立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的构想第28-41页
 (一) 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的诉讼结构重塑第28-31页
  1. 审查逮捕制度的诉讼构造第28-29页
  2. 贯彻诉讼化理念第29-31页
 (二) 审查逮捕听证的程序规制第31-37页
  1. 审查逮捕听证的原则第31-32页
  2. 审查逮捕听证的主体第32页
  3. 审查逮捕听证涉案范围考量第32-33页
  4. 审查逮捕听证的举证责任第33-34页
  5. 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的启动第34页
  6. 审查逮捕听证的效力第34-35页
  7. 逮捕听证的救济措施第35-37页
 (三) 审查逮捕听证程序的配套改革措施第37-41页
  1. 调整逮捕程序设计的立法取向第37-38页
  2. 强化检察官客观品格塑造第38页
  3. 允许律师帮助权的介入第38-40页
  4. 完善羁押替代性措施的改革第40-41页
结语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刑事庭前准备程序研究
下一篇:涉外人身性财产争议的可仲裁性研究--以争议解决方式选择权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