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排课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现存问题与研究内容 | 第12-1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6页 |
第2章 排课问题算法综述 | 第16-26页 |
2.1 排课问题描述 | 第16-17页 |
2.2 排课问题算法综述 | 第17-22页 |
2.2.1 遗传算法 | 第18-19页 |
2.2.2 模拟退火算法 | 第19-20页 |
2.2.3 蚁群算法 | 第20-21页 |
2.2.4 回溯算法 | 第21-22页 |
2.3 排课问题的评价标准 | 第22-25页 |
2.3.1 可行解 | 第22-24页 |
2.3.2 最优解 | 第24-2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3章 高校排课问题的模型构建 | 第26-40页 |
3.1 排课问题分析 | 第26-29页 |
3.1.1 基本概念 | 第26-29页 |
3.1.2 排课问题的冲突分析 | 第29页 |
3.2 排课问题建模 | 第29-35页 |
3.2.1 排课问题的概要模型 | 第29-30页 |
3.2.2 排课问题的约束条件 | 第30-32页 |
3.2.3 排课问题符号定义 | 第32-33页 |
3.2.4 排课问题数学模型 | 第33-35页 |
3.2.5 排课问题目标函数 | 第35页 |
3.3 模型求解 | 第35-39页 |
3.3.1 问题规模 | 第36页 |
3.3.2 约束的关系代数转换 | 第36-3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人机协同排课实现 | 第40-49页 |
4.1 贪心算法 | 第40-42页 |
4.1.1 贪心算法求解步骤 | 第40-42页 |
4.1.2 贪心算法的性质 | 第42页 |
4.2 人机协同思想 | 第42-43页 |
4.2.1 人机协同思想 | 第42-43页 |
4.2.2 人机协同解决排课问题的实现策略[51,52] | 第43页 |
4.3 数据结构设计 | 第43-47页 |
4.4 计算机排课过程 | 第47-48页 |
4.5 人工辅助排课过程 | 第4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5章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5.1 实验环境的搭建 | 第49页 |
5.2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49-52页 |
5.3 算法合理性分析 | 第5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6.1 总结 | 第53-54页 |
6.2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