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SNS科学传播的研究--以果壳网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9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8页
        1.2.1 国内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2 国外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3.3 创新之处第18-19页
第二章 SNS科学传播的基本问题第19-30页
    2.1 科学传播概念与历史第19-21页
        2.1.1 科学传播概念第19-20页
        2.1.2 科学传播的发展状况第20-21页
    2.2 新媒体的发展及其给科学传播带来的影响第21-23页
        2.2.1 新媒体的概念与发展现状第21-22页
        2.2.2 新媒体对科学传播的影响第22-23页
    2.3 SNS网站的兴起及其与科学传播的联系第23-30页
        2.3.1 SNS的诞生与发展第23-24页
        2.3.2 SNS网站的特点第24-25页
        2.3.3“客”文化及其对SNS科学传播潜在影响第25-28页
        2.3.4 SNS的商业化运营及其与科学传播关系第28-30页
第三章 SNS科学传播案例:果壳网第30-48页
    3.1 果壳网简介第30-32页
        3.1.1 科学松鼠会简介第30页
        3.1.2 果壳网的成立与发展第30-31页
        3.1.3 果壳网主要版块介绍第31-32页
    3.3 果壳网科学传播内容分析第32-39页
        3.3.1 标题设置醒目化第33-35页
        3.3.2 科普语言可视化第35-36页
        3.3.3 写作风格幽默化第36-37页
        3.3.4 内容选择生活化第37-39页
    3.4 果壳网科学传播的互动模式第39-47页
        3.4.1 科学共同体成员用户之间的互动第39-40页
        3.4.2 科学传播主体与受众之间的互动第40-45页
        3.4.3 一般用户间的互动及对外交流第45-47页
    3.5 果壳网的商业运营模式第47-48页
第四章 SNS科学传播特点与优势第48-60页
    4.1 SNS科学传播网站与其他科学传播网站的比较第48-53页
        4.1.1 SNS科学传播网站具有较高网民关注度第48-50页
        4.1.2 SNS科学传播网站对城市年轻人更有影响力第50-53页
    4.2 SNS科学传播的特点第53-56页
        4.2.1 热衷网络社交的传播主体与受众第53页
        4.2.2 以用户需求为基础的议程设置第53-54页
        4.2.3 科普语言与网络流行语言高度融合第54-55页
        4.2.4 科普宣传与商业品牌广告相结合第55-56页
    4.3 SNS科学传播的优势第56-60页
        4.3.1 UGC模式产生免费原创科学资源第56-57页
        4.3.2 科学传播内容形式多样化第57页
        4.3.3 公众参与程度高第57-59页
        4.3.4 科学信息精确投递第59-60页
第五章 SNS科学传播发展的局限性及建议第60-68页
    5.1 SNS科学传播的局限性第60-63页
        5.1.1 过度娱乐化倾向第60-61页
        5.1.2 碎片化传播破坏知识系统性第61-62页
        5.1.3 唯科学主义倾向第62页
        5.1.4 利益偏向损害网站科学威信第62-63页
    5.2 SNS科学传播发展的建议第63-68页
        5.2.1 加强SNS科学传播“把关”制度第63-64页
        5.2.2 利用技术手段整合知识碎片第64-65页
        5.2.3 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科学家参与互动第65页
        5.2.4 在线培养科学写作群体第65-66页
        5.2.5 发展网络科学教育社区第66页
        5.2.6 与科学传播政府机构展开合作第66-68页
结论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第74-75页
致谢第75-76页
附录第76-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铜与石墨超声波辅助活性钎焊连接方法研究
下一篇:生物医用镁合金的数值模拟和物理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