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1-19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4页 |
1.2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放电实验法 | 第14页 |
1.3.2 开路电压法 | 第14-15页 |
1.3.3 安时计量法 | 第15页 |
1.3.4 内阻测量法 | 第15-16页 |
1.3.5 神经网络法 | 第16页 |
1.3.6 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16-17页 |
1.4 课题来源及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5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性能分析 | 第19-26页 |
2.1 锂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19-20页 |
2.2 锂电池性能分析 | 第20页 |
2.2.1 温度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2.2.2 电压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2.2.3 电流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0页 |
2.3 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特性 | 第20-22页 |
2.3.1 充电过程端电压特性 | 第20-22页 |
2.3.2 阶梯放电过程端电压特性 | 第22页 |
2.4 温度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2-24页 |
2.4.1 温度对电池容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2.4.2 温度对电池电压的影响 | 第23-24页 |
2.5 放电倍率对锂电池性能的影响 | 第24-2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锂离子电池建模以及参数估计 | 第26-50页 |
3.1 电化学模型 | 第26-27页 |
3.2 电池等效电路模型 | 第27-30页 |
3.2.1 内阻模型 | 第27页 |
3.2.2 Thevenin模型 | 第27-28页 |
3.2.3 PNGV模型 | 第28-29页 |
3.2.4 GNL模型 | 第29-30页 |
3.3 锂离子电池模型的建立 | 第30-32页 |
3.4 模型参数离线辨识 | 第32-41页 |
3.4.1 电池OCV与SOC关系的建立 | 第33-35页 |
3.4.2 模型参数辨识 | 第35-41页 |
3.5 模型参数在线辨识 | 第41-47页 |
3.5.1 最小二乘法简介 | 第42-44页 |
3.5.2 电池模型数学公式推导 | 第44-46页 |
3.5.3 锂电池模型参数的在线辨识 | 第46-47页 |
3.6 参数辨识结果 | 第47-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的电池SOC估计 | 第50-69页 |
4.1 SOC的定义及影响因素 | 第50页 |
4.2 卡尔曼滤波原理 | 第50-55页 |
4.2.1 经典卡尔曼滤波 | 第51-53页 |
4.2.2 扩展卡尔曼滤波算法 | 第53-55页 |
4.3 锂电池的线性离散化状态空间模型 | 第55-56页 |
4.4 锂电池的SOC估计 | 第56-64页 |
4.4.1 变量及相关矩阵的初始状态确定 | 第56-57页 |
4.4.2 基于EKF的锂电池SOC估计及仿真研究 | 第57-64页 |
4.5 算法收敛性和对起始偏差的纠正能力验证 | 第64-6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5.1 论文总结 | 第69页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发表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