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金属矿床(总论)论文

格陵兰东部Jameson Land盆地铜多金属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区地理、交通及社会经济第11-12页
        1.1.1 地理第11页
        1.1.2 交通第11-12页
        1.1.3 社会经济第12页
    1.2 选题背景第12-15页
        1.2.1 选题依据第12-14页
        1.2.2 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第15页
    1.4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5 完成工作量第16-17页
2 区域地质背景第17-21页
    2.1 大地构造位置第17-18页
    2.2 区域地层第18页
    2.3 区域构造第18-19页
    2.4 区域岩浆岩第19-20页
    2.5 区域矿产第20-21页
3 矿区地质特征第21-30页
    3.1 矿区地层第21-22页
    3.2 矿区构造第22-24页
    3.3 矿区岩浆岩第24-25页
    3.4 围岩蚀变及矿化特征第25-28页
        3.4.1 围岩蚀变第25-26页
        3.4.2 矿化类型及特征第26-28页
    3.5 矿体地质特征第28-30页
4 矿物学研究第30-35页
    4.1 矿物成分特征第30-31页
    4.2 矿石矿物分布规律第31-35页
5 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第35-41页
    5.1 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第35页
    5.2 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方法第35-38页
    5.3 均一温度和盐度第38-40页
    5.4 密度第40-41页
6 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第41-48页
    6.1 碳、氧同位素地球化学第41-44页
    6.2 硫同位素地球化学第44-48页
7 矿床成因探讨第48-55页
    7.1 控矿因素第48-49页
        7.1.1 地层第48页
        7.1.2 构造第48-49页
        7.1.3 岩浆岩第49页
    7.2 成矿物质来源第49页
    7.3 成矿流体来源第49-50页
    7.4 矿床的成矿时代第50-51页
    7.5 成矿机制及矿床类型第51-54页
        7.5.1 成矿机制第51页
        7.5.2 矿床类型第51-52页
        7.5.3 与典型沉积岩容矿层状铜矿床的对比第52-54页
    7.6 成矿模式第54-55页
8 结论与讨论第55-57页
致谢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18F-FDGly-NH-Phe的细胞摄取机制研究及临床前生物学评价
下一篇:Lenke1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胸主动脉与邻近椎体相对位置关系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