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无机化学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碳和硅)及其化合物论文--碳C论文

新型掺杂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在分析检测和细胞成像中的应用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荧光碳量子点的概述第11-12页
    1.2 碳量子点的制备方法第12-17页
        1.2.1 自上而下的方法第12-13页
        1.2.2 自下而上的方法第13-16页
        1.2.3 表面的钝化与功能化第16-17页
    1.3 碳量子点的性质第17-18页
        1.3.1 碳量子点的组成结构第17-18页
        1.3.2 碳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第18页
    1.4 碳量子点的应用第18-21页
        1.4.1 荧光成像的应用第18-19页
        1.4.2 生物传感的应用第19页
        1.4.3 载药和治疗方面的应用第19-20页
        1.4.4 在电化学、电池、储能等方面的应用第20-21页
    1.5 本课题的立题依据、意义和研究内容第21-23页
        1.5.1 立题依据与意义第21页
        1.5.2 研究内容第21-23页
第2章 实验方法第23-27页
    2.1 实验主要试剂第23页
    2.2 材料的制备方法第23-24页
        2.2.1 水热合成法第23页
        2.2.2 细胞的培养第23页
        2.2.3 MTT法测试细胞毒性第23-24页
    2.3 材料表征以及所用仪器第24-27页
        2.3.1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第24页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24页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第24页
        2.3.4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第24-25页
        2.3.5 荧光分光光度计第25页
        2.3.6 倒置荧光显微镜第25页
        2.3.7 酶标仪第25-27页
第3章 硼、氮双掺杂碳量子点的合成及其应用第27-41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过程第27-29页
        3.2.1 B/N-C-dots的合成第27-28页
        3.2.2 碳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的测试第28页
        3.2.3 荧光检测Fe(Ⅲ)第28页
        3.2.4 细胞成像实验第28页
        3.2.5 细胞毒性的测试第28-29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29-40页
        3.3.1 B/N-C-dots的合成与光学性质第29-32页
        3.3.2 B/N-C-dots的表征第32-34页
        3.3.3 B/N-C-dots的pH和温度双重感应第34-35页
        3.3.4 B/N-C-dots稳定性的研究第35页
        3.3.5 Fe(Ⅲ)传感研究第35-39页
        3.3.6 细胞成像应用第39页
        3.3.7 细胞毒性测试第39-40页
    3.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4章 氮、硫双掺杂碳量子点合成用于细胞多色成像和金属离子检测第41-53页
    4.1 引言第41页
    4.2 实验部分第41-42页
        4.2.1 N, S/C-dots的制备第41-42页
        4.2.2 碳量子点荧光量子产率的计算第42页
        4.2.3 Cr(Ⅵ)的荧光检测第42页
        4.2.4 细胞毒性的测试第42页
        4.2.5 细胞的荧光成像第4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2-52页
        4.3.1 N, S/C-dots的合成与表征第42-45页
        4.3.2 N, S/C-dots的光学性质研究第45-47页
        4.3.3 Cr(Ⅵ)传感的研究第47-51页
        4.3.4 N, S/C-dots的细胞多色成像和毒性测试第51-52页
    4.4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53-55页
    5.1 结论第53页
    5.2 展望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71页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71-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复杂场景下的运动目标检测与跟踪研究
下一篇:人眼视觉信息检测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