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土力学、地基基础工程论文--土力学论文

基于点安全系数法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2-18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滑动机理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边坡支护设计研究第16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6-18页
第2章 点安全系数法在边坡滑动机理分析中的运用第18-35页
    2.1 基于位移面的点安全系数法的理论第18-22页
        2.1.1 边坡破坏面分析第18-19页
        2.1.2 边坡点安全系数的定义第19-22页
    2.2 点安全系数法在滑坡机理分析中的运用第22-34页
        2.2.1 FLAC3d软件简介第24-25页
        2.2.2 Tecplot软件介绍第25页
        2.2.3 推动式滑动机理第25-28页
        2.2.4 平动式滑坡机理第28-31页
        2.2.5 牵引式滑坡机理第31-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丹巴边坡滑动机理分析第35-52页
    3.1 丹巴边坡第35-38页
        3.1.1 工程概况第35-36页
        3.1.2 工程地质条件第36-37页
        3.1.3 水文地质条件第37-38页
    3.2 典型剖面滑动机理分析及潜在滑动面的确定第38-50页
        3.2.1 Ⅰ区2-2剖面第38-42页
        3.2.2 Ⅱ-1区1-1剖面第42-46页
        3.2.3 Ⅱ-2区3-3剖面第46-50页
    3.3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4章 极限平衡法分析丹巴边坡的稳定性第52-58页
    4.1 概述第52页
    4.2 SLIDE软件及Bishop条分法第52-53页
        4.2.1 SLIDE软件介绍第52页
        4.2.2 Bishop条分法第52-53页
    4.3 运用Bishop条分法对丹巴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第53-57页
        4.3.1 Ⅰ区2-2剖面的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第53-54页
        4.3.2 Ⅱ-1区1-1剖面的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第54-56页
        4.3.3 Ⅱ-2区3-3剖面的计算及计算结果分析第56-57页
    4.4 极限平衡法与点安全系数法的比较第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5章 边坡支护设计第58-74页
    5.1 概述第58页
    5.2 丹巴边坡的稳定性分析第58-60页
        5.2.1 强变形区Ⅰ区第58-59页
        5.2.2 弱变形区Ⅱ-1区第59页
        5.2.3 弱变形区Ⅱ-2区第59-60页
    5.3 依据丹巴边坡滑动机理确定抗滑桩的初步位置第60-63页
        5.3.1 强变形区Ⅰ区第60-61页
        5.3.2 弱变形区Ⅱ-1区第61-62页
        5.3.3 弱变形区Ⅱ-2区第62-63页
    5.4 丹巴边坡抗滑桩位置的最终确定第63-66页
    5.5 抗滑桩设计第66-73页
        5.5.1 各变形区的滑坡推力计算第66-71页
        5.5.2 抗滑桩设计第71-73页
    5.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6章 结论及展望第74-76页
    6.1 结论第74-75页
    6.2 展望第75-76页
致谢第76-77页
参考文献第77-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心血管支架用细晶镁合金制备及体外降解行为研究
下一篇:微带平面透射阵天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