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4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0-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4页 |
一、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概念框架的构建 | 第14-23页 |
1.1 对象和方法 | 第14-15页 |
1.1.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1.1.2 伦理问题 | 第14页 |
1.1.3 资料收集 | 第14-15页 |
1.1.4 资料分析 | 第15页 |
1.1.5 质量控制 | 第15页 |
1.2 结果 | 第15-19页 |
1.2.1 访谈对象的基本特征 | 第15-16页 |
1.2.2 生命意义的概念结构 | 第16-19页 |
1.3 讨论 | 第19-22页 |
1.3.1 中国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概念结构 | 第19-21页 |
1.3.2 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概念结构对护理工作的启示 | 第21-22页 |
1.4 小结 | 第22-23页 |
二、生命意义量表的编制 | 第23-30页 |
2.1 对象和方法 | 第23-25页 |
2.1.1 量表的理论结构 | 第23页 |
2.1.2 条目筛选 | 第23页 |
2.1.3 评分方法 | 第23页 |
2.1.4 研究对象 | 第23-24页 |
2.1.5 研究工具 | 第24页 |
2.1.6 统计方法 | 第24-25页 |
2.2 结果 | 第25-27页 |
2.2.1 项目分析 | 第25-26页 |
2.2.2 结构效度检验 | 第26-27页 |
2.2.3 效标关联效度分析 | 第27页 |
2.2.4 信度分析 | 第27页 |
2.3 讨论 | 第27-28页 |
2.3.1 量表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27-28页 |
2.3.2 量表的信效度评价 | 第28页 |
2.4 小结 | 第28-30页 |
三、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 | 第30-43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30-32页 |
3.1.1 研究对象 | 第30页 |
3.1.2 样本量估计 | 第30页 |
3.1.3 研究工具 | 第30-31页 |
3.1.4 统计方法 | 第31-32页 |
3.2 结果 | 第32-39页 |
3.2.1 一般人.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 第33页 |
3.2.2 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状况 | 第33页 |
3.2.3 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9页 |
3.3 讨论 | 第39-42页 |
3.3.1 一般人.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分析 | 第39页 |
3.3.2 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状况分析 | 第39-40页 |
3.3.3 乳腺癌患者生命意义影响因素分析 | 第40-42页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0-51页 |
附录 | 第51-67页 |
综述 | 第67-74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