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2页 |
Abstract | 第12-17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8-34页 |
1.1 土壤侵蚀 | 第18-20页 |
1.1.1 土壤侵蚀的危害 | 第18-19页 |
1.1.2 土壤侵蚀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2 土壤团聚体稳定性 | 第20-23页 |
1.2.1 团聚体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20-21页 |
1.2.2 团聚体破裂机制 | 第21-23页 |
1.3 土壤电荷与颗粒相互作用——双电层与DLVO理论 | 第23-29页 |
1.3.1 土壤电荷 | 第24页 |
1.3.2 土壤胶体的双电层结构 | 第24-26页 |
1.3.3 土壤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 | 第26-28页 |
1.3.4. 土壤颗粒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 | 第28-29页 |
1.4 离子特异性效应 | 第29-33页 |
1.4.1. 离子特异性效应 | 第29-30页 |
1.4.2. 离子特异性效应的产生机制 | 第30-32页 |
1.4.3. 土壤中的离子特异性效应 | 第32-33页 |
1.5 结语 | 第33-34页 |
第2章 绪论 | 第34-40页 |
2.1 立题依据 | 第34-36页 |
2.2 研究目标 | 第36页 |
2.3 研究内容 | 第36-37页 |
2.4 实验方案与方法 | 第37-39页 |
2.4.1 实验土壤理化性质 | 第37页 |
2.4.2 土壤预处理及团聚体制取 | 第37-38页 |
2.4.3 模拟降雨实验 | 第38页 |
2.4.4 Zeta电位测定 | 第38-39页 |
2.5 技术路线 | 第39-40页 |
第3章 土壤颗粒表面性质与颗粒间相互作用 | 第40-56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离子非经典极化及其表征 | 第41-43页 |
3.3 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土壤颗粒表面性质 | 第43-47页 |
3.3.1 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表面电位 | 第43-45页 |
3.3.2 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土壤电场强度 | 第45-47页 |
3.4 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颗粒相互作用 | 第47-53页 |
3.4.1 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颗粒间静电斥力 | 第47-49页 |
3.4.2 颗粒间长程范德华吸引力 | 第49-50页 |
3.4.3 颗粒间水合斥力 | 第50-51页 |
3.4.4 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颗粒间净作用力 | 第51-53页 |
3.6 小结 | 第53-56页 |
第4章 阳离子特异性效应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 第56-70页 |
4.1 引言 | 第56-57页 |
4.2 阳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土壤颗粒迁移与侵蚀强度 | 第57-62页 |
4.2.1 阳离子的选择依据 | 第57页 |
4.2.2 土壤颗粒累积迁移量 | 第57-60页 |
4.2.3 土壤侵蚀强度 | 第60-62页 |
4.3 阳离子特异性效应的产生机制 | 第62-68页 |
4.3.1 经典解释的失效 | 第62-64页 |
4.3.2 土壤电场中的离子非经典极化 | 第64-67页 |
4.3.3 阳离子特异性效应作用下的土壤侵蚀机制 | 第67-6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阴离子特异性效应对可变电荷土壤侵蚀的影响 | 第70-86页 |
5.1 引言 | 第70页 |
5.2 可变电荷土壤的颗粒迁移与侵蚀强度 | 第70-73页 |
5.2.1 土壤颗粒累积迁移量 | 第70-71页 |
5.2.2 土壤侵蚀强度 | 第71-73页 |
5.3 侵蚀强度与团聚体破裂强度的关系 | 第73-74页 |
5.4 阴离子作用下颗粒表面电荷与侵蚀强度的关系 | 第74-76页 |
5.4.1 阴离子吸附增加颗粒表面负电荷 | 第74-75页 |
5.4.2 Zeta电位与侵蚀强度的关系 | 第75-76页 |
5.5 阴离子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吸附机制的失效 | 第76-78页 |
5.5.1 静电吸附 | 第76-77页 |
5.5.2 专性吸附 | 第77页 |
5.5.3 色散力吸附 | 第77-78页 |
5.6 非经典诱导力吸附 | 第78-83页 |
5.6.1 阴离子的非经典诱导力吸附 | 第78-82页 |
5.6.2 阴离子特异性效应下的可变电荷土壤侵蚀机制 | 第82-83页 |
5.7 磷肥与土壤侵蚀 | 第83-84页 |
5.8 小结 | 第84-86页 |
第6章 阴离子特异性效应对可变电荷与恒电荷土壤侵蚀影响的比较 | 第86-92页 |
6.1 引言 | 第86页 |
6.2 恒电荷土壤的颗粒迁移与侵蚀强度 | 第86-88页 |
6.2.1 土壤颗粒累积迁移量 | 第86-87页 |
6.2.2 土壤侵蚀强度 | 第87-88页 |
6.3 恒电荷土壤与可变电荷土壤的比较 | 第88-90页 |
6.4 小结 | 第90-9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2-96页 |
7.1. 结论 | 第92-94页 |
7.2. 研究中的创新点 | 第94-95页 |
7.3. 展望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108页 |
致谢 | 第108-110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11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