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相似性网络构建及缺失气象要素数据的插补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气象网络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气象要素数据插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12-13页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 | 第14-24页 |
2.1 相似性度量的方法 | 第14-17页 |
2.1.1 距离度量方法 | 第14-15页 |
2.1.2 相似性函数 | 第15-16页 |
2.1.3 选择正确的相似性度量方法 | 第16-17页 |
2.2 网络的构建 | 第17-18页 |
2.2.0 网络的相关定义 | 第17页 |
2.2.1 网络的属性分析 | 第17-18页 |
2.3 气象要素数据插补研究 | 第18-23页 |
2.3.1 气象要素数据空间插补 | 第19-21页 |
2.3.2 气象要素数据时间插补 | 第21-22页 |
2.3.3 气象要素数据时空插补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气象相似性网络的构建 | 第24-40页 |
3.1 气象相似性网络的相关定义 | 第24-25页 |
3.2 基于相似性的气象网络构建 | 第25-29页 |
3.2.1 节点的相似性 | 第26-28页 |
3.2.2 相似性阈值选取 | 第28-29页 |
3.3 实验与分析 | 第29-38页 |
3.3.1 实验数据 | 第29-30页 |
3.3.2 数据计算和处理 | 第30-34页 |
3.3.3 实验分析 | 第34-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4章 缺失气象要素数据的插补 | 第40-50页 |
4.1 气象要素数据缺失原因分析 | 第40页 |
4.2 气象要素数据的插补 | 第40-44页 |
4.2.1 气象要素数据相似性插补 | 第41页 |
4.2.2 气象要素数据两次插补 | 第41-43页 |
4.2.3 气象要素数据混合插补 | 第43-44页 |
4.3 插补精确度评价指标 | 第44-45页 |
4.4 实验与分析 | 第45-48页 |
4.4.1 数据计算和结果 | 第45-47页 |
4.4.2 实验分析 | 第47-4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0-52页 |
5.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50页 |
5.2 论文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