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绪论 | 第8页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8-10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9页 |
(二)历史沿革 | 第9-10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0页 |
二、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三)研究现状评价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14-15页 |
(二)归纳分析法 | 第15页 |
(三)理论与实践结合法 | 第15-16页 |
第一章 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概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税收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 第16-18页 |
一、税收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 第16-17页 |
二、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内在要素 | 第17-18页 |
第二节 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分类、特征 | 第18-22页 |
一、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分类 | 第18-20页 |
二、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的特征 | 第20-22页 |
第三节 税收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 第22-24页 |
一、弥补税收相关法律欠缺和不足 | 第22页 |
二、税务行政管理的需要 | 第22-23页 |
三、维护税收征收的公平正义 | 第23页 |
四、提高征管效率的需要 | 第23-24页 |
五、平衡税收征收的地区差异 | 第24页 |
第四节 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的目标 | 第24-26页 |
一、税收自由裁量权合法性控制 | 第25页 |
二、税收自由裁量权合理性控制 | 第25-26页 |
第二章 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运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6-39页 |
第一节 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的现状 | 第26-29页 |
一、国家层面的“以法控权” | 第26-28页 |
二、省市级层面的“以基准限权” | 第28-29页 |
第二节 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以怒江地税为例 | 第29-39页 |
一、我国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以怒江地税为例 | 第29-32页 |
二、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32-39页 |
第三章 完善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39-50页 |
第一节 明确完善税收自由裁量权控制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 第39-41页 |
一、合法性原则 | 第39页 |
二、合理性原则 | 第39-40页 |
三、公开原则 | 第40页 |
四、先例原则 | 第40页 |
五、服务原则 | 第40-41页 |
六、惩教结合原则 | 第41页 |
第二节 完善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外部控制制度 | 第41-45页 |
一、完善税收及相关行政立法 | 第41-43页 |
二、完善税收自由裁量权制度的外部控制 | 第43-45页 |
第三节 完善税收自由裁量权的内部控制制度 | 第45-47页 |
一、完善征税自由裁量基准 | 第45页 |
二、建立税务行政裁量先例制度 | 第45-46页 |
三、完善信息技术的运用 | 第46页 |
四、推行税务行政裁量问责制度 | 第46-47页 |
五、提升税务人员素质 | 第47页 |
六、完善党风廉政建设体系 | 第47页 |
第四节 加强税收行政执法伦理建设 | 第47-50页 |
一、强化公众舆论监督 | 第48页 |
二、主动进行公开 | 第48页 |
三、引导道德评价 | 第48-50页 |
结语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