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遗传学论文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bchCXYZ橾纵子调控机制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25页
    1.1 紫细菌光系统结构及其功能第11-15页
        1.1.1 外围天线色素复合体第13-14页
        1.1.2 核心复合体第14-15页
        1.1.3 光合色素第15页
    1.2 紫细菌光合基因表达调控机制异同第15-23页
        1.2.1 PpsR/CrtJ型调控蛋白第16-19页
        1.2.2 双组份磷酸化调控系统第19-20页
        1.2.3 CRP-FNR型调控蛋白第20-21页
        1.2.4 SPB调控因子第21页
        1.2.5 非编码小RNA(small-noncoding RNA)调控第21-22页
        1.2.6 紫细菌光合基因表达调控问题与展望第22-23页
    1.3 细菌单杂交技术研究蛋白质-DNA互作第23页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25页
第二章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PpsR1蛋白与bchCXYZ启动子区域的克隆及分析第25-35页
    2.1 实验材料第25-26页
        2.1.1 菌株第25页
        2.1.2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25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28页
        2.2.1 培养基制备第26页
        2.2.2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的培养第26页
        2.2.3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基因组DNA的小量提取第26-27页
        2.2.4 引物设计第27页
        2.2.5 基因克隆第27-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2.3.1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PpsR1蛋白的克隆及序列分析。第28-30页
        2.3.2 沼泽红假单胞菌CGA009菌株PpsR1蛋白读码框分析第30-32页
        2.3.3 bchCXYZ操纵子上游调控序列bchp的克隆。第32-33页
        2.3.4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的bchp序列分析第33-34页
    2.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细菌单杂交验证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PpsR1与bchCXYZ启动子区互作第35-45页
    3.1 材料第35-36页
        3.1.1 菌株和质粒第35-36页
        3.1.2 主要药品及试剂第36页
        3.1.3 主要仪器第36页
    3.2 方法第36-40页
        3.2.1 培养基制备第36-37页
        3.2.2 细菌单杂交融合表达载体pB1H2ω2-PpsR_(HTH)载体构建第37页
        3.2.3 报告载体pH3U3-bchp载体的构建第37-38页
        3.2.4 PpsR1蛋白与bchCXYZ基因启动子互作的细菌单杂交验证第38页
        3.2.5 ω2-PpsR_(HTH)对细胞毒性的验证第38页
        3.2.6 报告基因表达特性分析第38-40页
    3.3 结果第40-44页
        3.3.1 细菌单杂交融合表达载体pB1H2ω2-PpsR_(HTH)载体构建第40-41页
        3.3.2 报告载体pH3U3-bchp载体的构建第41-42页
        3.3.3 细菌单杂交验证PpsR1蛋白与bchCXYZ启动子互作第42-43页
        3.3.4 ω2-PpsR_(HTH)对毒性的验证第43页
        3.3.5 ω2-PpsR_(HTH)对pH3U3-bchp报告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3-44页
    3.4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细菌单杂交筛选沼泽红假单胞菌bchCXYZ操纵子的调控蛋白第45-55页
    4.1 材料第45页
        4.1.1 试剂第45页
        4.1.2 仪器设备第45页
    4.2 方法第45-50页
        4.2.1 pB1H2ω2-MCS载体构建第45-47页
        4.2.2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的培养及基因组提取第47页
        4.2.3 沼泽红假单胞菌HN1菌株基因组不完全酶切第47页
        4.2.4 pB1H2ω2-MCS载体BamHI单酶切第47-48页
        4.2.5 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48页
        4.2.6 pH3U3诱饵载体构建第48-49页
        4.2.7 诱饵菌株及其感受态的制备第49页
        4.2.8 诱饵载体自激活检测第49页
        4.2.9 文库筛选第49-50页
    4.3 结果分析第50-54页
        4.3.1 pB1H2ω2-MCS载体的构建第50页
        4.3.2 细菌单杂交基因组文库的构建第50-52页
        4.3.3 细菌单杂交pH3U3诱饵载体的构建及诱饵菌株的制备第52页
        4.3.4 诱饵载体的自激活验证第52-53页
        4.3.5 细菌单杂交文库的筛选第53-54页
        4.3.6 文库筛选测序结果第54页
    4.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讨论与分析第55-58页
第六章 结论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5页
附录第65-69页
致谢第69-70页
作者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双模多特征融合的行为识别方法研究
下一篇:我国公司对外担保效力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