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6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4页 |
| 1.1.1 疾病特征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1.1.3 研究依据 | 第13-14页 |
| 1.2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 1.3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第2章 材料和方法 | 第16-26页 |
| 2.1 主要试验材料 | 第16页 |
| 2.2 试验方法 | 第16-26页 |
| 2.2.1 研究对象 | 第16页 |
| 2.2.2 电子胃镜的操作方法 | 第16-17页 |
| 2.2.3 肝脏瞬时弹性成像检查操作方法 | 第17-18页 |
| 2.2.4 生化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 第18-19页 |
| 2.2.5 血常规分析仪的操作方法 | 第19-20页 |
| 2.2.6 入选标准 | 第20页 |
| 2.2.7 排除标准 | 第20页 |
| 2.2.8 试验室观察指标 | 第20-23页 |
| 2.2.9 技术路线图 | 第23-24页 |
| 2.2.10 分组方法 | 第24页 |
| 2.2.11 统计学方法 | 第24-26页 |
| 第3章 结果 | 第26-36页 |
| 3.1 FibroScan联合APRI对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的评估 | 第26-31页 |
| 3.1.1 患者一般情况 | 第26-27页 |
| 3.1.2 不同肝硬化患者食管静脉曲张程度的比较 | 第27-31页 |
| 3.2 FibroScan联合APRI对肝硬化患者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的评估 | 第31-36页 |
| 3.2.1 患者的一般情况 | 第31-33页 |
| 3.2.2 有出血组与未出血组之间的比较 | 第33-36页 |
| 第4章 讨论 | 第36-40页 |
| 第5章 结论 | 第40-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8页 |
| 缩略语词汇表 | 第48-50页 |
| 致谢 | 第50-5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