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绑架罪“情节较轻”司法认定的实证考察 | 第10-18页 |
(一)绑架罪“情节较轻”司法认定的乱象 | 第10-15页 |
(二)绑架罪“情节较轻”司法认定乱象的根源 | 第15-18页 |
二、绑架罪“情节较轻”的性质及类型 | 第18-24页 |
(一)“情节较轻”的性质 | 第18-21页 |
(二)绑架罪“情节较轻”的两种类型 | 第21-24页 |
三、绑架罪“情节较轻”司法认定的基本要求 | 第24-32页 |
(一)绑架罪“情节较轻”的司法认定须符合罪刑均衡原则 | 第24-28页 |
(二)绑架罪“情节较轻”的认定标准应具备相对明确性 | 第28-32页 |
四、绑架罪“情节较轻”的判断要素 | 第32-44页 |
(一)绑架行为不会造成身体重伤害 | 第33-36页 |
(二)绑架行为未造成重大财产或其他利益损失 | 第36-38页 |
(三)绑架行为的动机可以宽恕 | 第38-42页 |
(四)绑架过程中采取补救措施 | 第42-44页 |
五、绑架罪“情节较轻”与其犯罪形态的关系 | 第44-53页 |
(一)绑架罪“情节较轻”与其犯罪停止形态的关系 | 第44-48页 |
(二)绑架罪“情节较轻”与其共同犯罪形态的关系 | 第48-53页 |
六、绑架罪“情节较轻”中量刑区间的划分 | 第53-56页 |
(一)绑架罪“情节较轻”中第一量刑区间之适用情形 | 第53-54页 |
(二)绑架罪“情节较轻”中第二量刑区间之适用情形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