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过渡金属催化的吲哚啉及其衍生物C-7位C-H键活化及官能团化研究进展 | 第7-30页 |
1.1 引言 | 第7-8页 |
1.2 吲哚啉及其衍生物C-7位官能团化研究进展 | 第8-20页 |
1.2.1 C-7位烯基化研究进展 | 第8-14页 |
1.2.2 C-7位芳基化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2.3 C-7位烷基化及胺基化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1.3 吲哚啉、吲哚的相互转化 | 第20-22页 |
1.3.1 吲哚及其衍生物的还原 | 第20-21页 |
1.3.2 吲哚啉及其衍生物的氧化 | 第21-22页 |
1.4 小结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30页 |
第二章 钯(Ⅱ)催化合成C-7烯基吲哚啉化合物 | 第30-75页 |
2.1 引言 | 第30-31页 |
2.2 实验条件筛选 | 第31-35页 |
2.2.1 吲哚啉N-取代基的选择 | 第31-32页 |
2.2.2 催化剂的选择(表2-2) | 第32-33页 |
2.2.3 反应溶剂的选择 | 第33页 |
2.2.4 三氟乙酸量(TFA)的筛选 | 第33-34页 |
2.2.5 乙酸钯(Pd(OAc)_2)量的筛选 | 第34-35页 |
2.2.6 氧气与空气实验对比 | 第35页 |
2.3 反应底物的扩展 | 第35-40页 |
2.3.1 不同取代烯烃的底物 | 第35-38页 |
2.3.2 不同取代的N-(2-吡啶磺酰基)吲哚啉结构 | 第38-40页 |
2.4 C-7位烯基化吲哚啉类化合物的氧化及2-吡啶磺酰基((2-pyridyl)SO_2-)的去除 | 第40-41页 |
2.4.1 C-7位烯基化吲哚啉类化合物的氧化 | 第40-41页 |
2.4.2 2-吡啶磺酰基((2-pyridyl)SO_2-)的去除 | 第41页 |
2.5 反应机理研究 | 第41-42页 |
2.6 小结 | 第42页 |
2.7 实验部分 | 第42-71页 |
2.7.1 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2.7.2 试剂 | 第43页 |
2.7.3 反应原料合成 | 第43-46页 |
2.7.4 实验操作的具体步骤 | 第46-48页 |
2.7.5 化合物结构数据表征 | 第48-68页 |
2.7.6 化合物3da和3dh的单晶结构数据 | 第6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附图 | 第75-124页 |
硕士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