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证券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法律整合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言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3 研究的创新点第14页
    1.4 研究框架第14-16页
第2章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组建模式与法律关系分析第16-20页
    2.1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组建模式第16-18页
        2.1.1 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第16-17页
        2.1.2 公司型特殊目的载体第17页
        2.1.3 合伙型特殊目的载体第17-18页
    2.2 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关系分析第18-20页
        2.2.1 特殊目的载体与发起人第18页
        2.2.2 特殊目的载体与投资者第18页
        2.2.3 特殊目的载体与承销商第18-19页
        2.2.4 特殊目的载体与其他服务商第19-20页
第3章 域外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立法现状第20-24页
    3.1 美国——最具成熟性特殊目的载体第20-22页
    3.2 英国——特殊目的载体主要法律依据第22页
    3.3 日本——大陆法系下特殊目的载体构建第22-23页
    3.4 韩国——政府主导型特殊目的载体第23-24页
第4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法律整合与主要问题探析第24-29页
    4.1 我国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法律整合第24-26页
        4.1.1 特定目的信托——信贷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选择第24页
        4.1.2 资产支持专项计划、项目资产支持计划第24-25页
        4.1.3 特殊目的载体立法突破——资产支持票据第25-26页
    4.2 我国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相关法律制度问题第26-29页
        4.2.1 分业监管,法出多门,且立法层次较低第26页
        4.2.2 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法律结构缺陷第26-27页
        4.2.3 设立公司型特殊目的载体法律问题第27-29页
第5章 我国资产证券化特殊目的载体完善路径第29-33页
    5.1 统一特殊目的载体专门立法,构建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第29-30页
        5.1.1 专门立法构成特殊目的载体法律基底第29页
        5.1.2 专门立法是博弈分析下的最优选择第29-30页
    5.2 完善特殊目的信托法律制度,探索特殊目的公司构建路径第30-31页
        5.2.1 进一步完善特殊目的信托法律制度第30页
        5.2.2 探索公司型特殊目的载体建构机制第30-31页
    5.3 健全信用评级体系,完善信息披露机制第31-33页
        5.3.1 借鉴域外创新规制方法,健全资产证券化信用评级体系第31页
        5.3.2 完善信息披露路径,保障信息有效沟通第31-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第36-37页
后记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射血分数下降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PY、hs-CRP与LVEF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KRT8、ANK1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