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浪能滑翔器动态特性测试与模态分析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 1.1 课题来源 | 第8页 |
| 1.2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10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 1.3.1 波浪能滑翔器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1.3.2 试验模态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试验模态分析 | 第15-25页 |
| 2.1 模态分析理论 | 第15-17页 |
| 2.2 试验模态分析 | 第17-24页 |
| 2.2.1 模态测试 | 第17-19页 |
| 2.2.2 试验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 2.2.3 模态参数识别法 | 第20-2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水面母船的动态特性研究 | 第25-43页 |
| 3.1 水面母船的计算模态分析 | 第25-29页 |
| 3.1.1 水面母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25-26页 |
| 3.1.2 船体的计算模态分析 | 第26-29页 |
| 3.2 水面母船试验模态分析 | 第29-41页 |
| 3.2.1 水面母船模态测试系统 | 第30-31页 |
| 3.2.2 水面母船模态测试预实验 | 第31-34页 |
| 3.2.3 水面母船模态试验 | 第34-36页 |
| 3.2.4 模态参数识别 | 第36-41页 |
| 3.3 分析结果对比 | 第41-4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水下牵引机支架的动态特性研究 | 第43-60页 |
| 4.1 水下牵引机支架的计算模态分析 | 第43-47页 |
| 4.1.1 水下牵引机支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3-44页 |
| 4.1.2 支架的计算模态分析 | 第44-47页 |
| 4.2 水下牵引机支架试验模态分析 | 第47-58页 |
| 4.2.1 水下牵引机支架的模态测试系统 | 第47-48页 |
| 4.2.2 支架模态测试预实验 | 第48-52页 |
| 4.2.3 支架模态试验 | 第52-53页 |
| 4.2.4 模态参数识别 | 第53-58页 |
| 4.3 分析结果对比 | 第58-59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五章 滑翔翼板的动态特性研究 | 第60-75页 |
| 5.1 滑翔翼板的计算模态分析 | 第60-65页 |
| 5.1.1 翼板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60-61页 |
| 5.1.2 翼板自由状态模态分析 | 第61-63页 |
| 5.1.3 翼板约束状态模态分析 | 第63-65页 |
| 5.2 滑翔翼板试验模态分析 | 第65-73页 |
| 5.2.1 滑翔翼板的模态测试系统 | 第65-67页 |
| 5.2.2 翼板模态测试预实验 | 第67-69页 |
| 5.2.3 滑翔翼板模态试验 | 第69页 |
| 5.2.4 模态参数识别 | 第69-73页 |
| 5.3 分析结果对比 | 第73-74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 第六章 基于模态综合法的水下牵引机动态特性研究 | 第75-85页 |
| 6.1 模态综合法 | 第75-78页 |
| 6.1.1 模态综合基本原理 | 第75-76页 |
| 6.1.2 固定界面模态综合法 | 第76-78页 |
| 6.2 基于ANSYS的模态综合法 | 第78-79页 |
| 6.3 水下牵引机整机的动态特性研究 | 第79-84页 |
| 6.3.1 子结构划分 | 第80-81页 |
| 6.3.2 子结构求解 | 第81-83页 |
| 6.3.3 整机模态综合 | 第83-84页 |
| 6.4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5-87页 |
| 7.1 总结 | 第85-86页 |
| 7.2 展望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92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92-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