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论文

湖州市生态系统格局与生态承载力演化遥感评价(2000-2014年)

致谢第4-6页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1 绪论第14-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4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1页
        1.3.1 景观生态学及景观格局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18页
        1.3.2 生态承载力及生态足迹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8-21页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4页
        1.4.1 研究内容第21-23页
        1.4.2 技术路线第23-24页
    1.5 研究区概况第24-26页
        1.5.1 地理位置第24页
        1.5.2 自然环境第24-25页
        1.5.3 社会经济条件第25-26页
2 生态系统类型数据提取第26-32页
    2.1 遥感数据源第26页
    2.2 数据预处理第26-28页
        2.2.1 几何校正第26-27页
        2.2.2 大气校正第27页
        2.2.3 图像镶嵌与裁剪第27-28页
    2.3 建立生态系统类型分类体系第28页
    2.4 生态系统类型数据提取第28-32页
        2.4.1 面向对象分类第28-29页
        2.4.2 精度评价第29-30页
        2.4.3 分类后处理第30-32页
3 评价指标体系与研究方法第32-39页
    3.1 构成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第32页
    3.2 转化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第32-33页
        3.2.1 生态系统类型变化方向第32-33页
        3.2.2 生态系统综合动态度第33页
    3.3 景观格局特征评价指标体系第33-36页
    3.4 生态足迹方法介绍第36-39页
        3.4.1 生物生产性土地第36页
        3.4.2 均衡因子第36-37页
        3.4.3 产量因子第37页
        3.4.4 生态足迹计算方法第37页
        3.4.5 生态承载力计算方法第37-38页
        3.4.6 生态赤字/盈余计算方法第38-39页
4 生态系统格局变化与评价第39-58页
    4.1 生态系统类型与分布第39-41页
    4.2 生态系统构成特征分析第41-49页
        4.2.1 生态系统总体构成特征第41-45页
        4.2.2 生态系统各县区构成特征第45-48页
        4.2.3 生态系统构成变化空间定位第48-49页
    4.3 生态系统类型转化特征分析第49-55页
        4.3.1 生态系统总体转化特征第49-53页
        4.3.2 生态系统综合动态度分析第53-55页
    4.4 生态系统景观格局特征评价第55-58页
        4.4.1 类型水平特征评价第55-57页
        4.4.2 景观水平特征评价第57-58页
5 生态承载力演化评价第58-76页
    5.1 生态承载力计算与评价第58-64页
        5.1.1 生态承载力总体评价第58-61页
        5.1.2 各生态系统类型承载力评价第61-63页
        5.1.3 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分布第63-64页
    5.2 生态承载力转移评价第64-66页
    5.3 生态足迹计算与评价第66-74页
        5.3.1 生态足迹总体评价第66-73页
        5.3.2 各土地类型生态足迹评价第73-74页
    5.4 生态赤字/盈余计算与评价第74-7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6-78页
    6.1 结论第76-77页
    6.2 建议第77页
    6.3 展望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从女性主义角度论徐静蕾的转型
下一篇:山东省聊城高唐落子舞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