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1.1 老年人口数及其所占的比例 | 第10-11页 |
1.1.2 老年人口的分布 | 第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理论方面 | 第11-12页 |
1.2.2 应用方面 | 第12页 |
1.3 课题研究的内容 | 第12页 |
1.4 拟采取得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 第12-13页 |
1.5 技术路线及可行性分析 | 第13-15页 |
1.6 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5-16页 |
第2章 老龄化需求分析 | 第16-22页 |
2.1 老年人 | 第16-17页 |
2.1.1 老年人的界定 | 第16页 |
2.1.2 我国老龄化的社会现状 | 第16-17页 |
2.2 老年人生理特征 | 第17-18页 |
2.2.1 新陈代谢的变化 | 第17页 |
2.2.2 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变化 | 第17页 |
2.2.3 感觉机能的变化 | 第17页 |
2.2.4 运动机能的变化 | 第17-18页 |
2.3 老年人心理特征 | 第18-19页 |
2.3.1 缺少安全感 | 第18页 |
2.3.2 孤独感 | 第18-19页 |
2.3.3 节俭型消费 | 第19页 |
2.3.4 自我实现的需求 | 第19页 |
2.3.5 老年人的怀旧情绪 | 第19页 |
2.4 老年人的行为特征 | 第19-20页 |
2.5 老年人消费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智能化在老龄卫浴产品的应用 | 第22-35页 |
3.1 智能化设计的概况 | 第22页 |
3.2 卫浴产品的发展趋势 | 第22-24页 |
3.2.1 卫浴产品的“家具化” | 第23页 |
3.2.2 智能卫浴的流行 | 第23-24页 |
3.3 智能化在国内外老年卫浴产品中的发展现状 | 第24-28页 |
3.3.1 国外的现状 | 第24-26页 |
3.3.2 国内的现状 | 第26-28页 |
3.4 发展智能化卫浴产品的重要性 | 第28-29页 |
3.4.1 适应老龄化社会的来临 | 第28页 |
3.4.2 体现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 第28-29页 |
3.4.3 应对全球化挑战的选择 | 第29页 |
3.5 老龄智能卫浴产品设计的技术支持 | 第29-30页 |
3.5.1 红外传感器 | 第30页 |
3.5.2 智能传感器 | 第30页 |
3.6 智能化在老年卫浴产品中的运用 | 第30-34页 |
3.6.1 盥洗区 | 第30-32页 |
3.6.2 坐厕区 | 第32-33页 |
3.6.3 洗浴区 | 第33-34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老龄卫浴产品智能化设计实践——以水龙头设计为例 | 第35-54页 |
4.1 水龙头的发展现状 | 第35页 |
4.2 水龙头存在哪些问题 | 第35-36页 |
4.3 适老型智能水龙头的设计原则 | 第36-39页 |
4.3.1 健康性原则 | 第37页 |
4.3.2 实用性原则 | 第37-38页 |
4.3.3 安全性原则 | 第38页 |
4.3.4 可持续性原则 | 第38-39页 |
4.4 水龙头的形态设计分析 | 第39-43页 |
4.4.1 水龙头的分类 | 第39-40页 |
4.4.2 水龙头产品的特点 | 第40-41页 |
4.4.3 水龙头的造型分析 | 第41-43页 |
4.5 适老型智能水龙头的智能控制研究与分析 | 第43-50页 |
4.5.1 适老型智能水龙头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44页 |
4.5.2 适老型智能水龙头的温度自动控制方法 | 第44-46页 |
4.5.3 实验系统配置 | 第46页 |
4.5.4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6 水龙头的创新设计实践 | 第50-5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附录(展板)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