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矿山安全与劳动保护论文--矿井大气论文--矿井瓦斯论文

煤矿负压钻进管内颗粒运移特性研究及钻进设备研发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绪论第11-25页
    1.1 选题依据第11-13页
    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21页
        1.3.1 气力输送研究工作的进展第14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8页
        1.3.3 国内研究现状第18-21页
    1.4 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1页
    1.5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5页
        1.5.1 研究目标第21-22页
        1.5.2 研究内容第22页
        1.5.3 技术路线第22-23页
        1.5.4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23-25页
2 负压输送理论基础第25-35页
    2.1 气力输送理论第25-27页
        2.1.1 气力输送的基本工作参数第25-26页
        2.1.2 气力输送分类第26-27页
        2.1.3 水平气力输送的流型第27页
    2.2 气固两相流理论第27-34页
        2.2.1 相的定义与分类第28页
        2.2.2 固体物料颗粒的特性第28-30页
        2.2.3 实际物料的极限沉降速度第30-31页
        2.2.4 气固两相流的压力损失第31-33页
        2.2.5 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第33-34页
    2.3 本章小结第34-35页
3 浓相气力输送特性的研究第35-55页
    3.1 气体输送特性参数第35-37页
    3.2 负压系统输送特性参数的试验第37-41页
        3.2.1 输送压力与管径对输送能力的影响第37-39页
        3.2.2 钻杆角度对输送能力的影响第39页
        3.2.3 输送距离对输送特性的影响第39-40页
        3.2.4 风量、负压、携尘量之间关系拟合第40-41页
    3.3 浓相气力输送的机理分析第41-43页
    3.4 钻杆内部局部损失分析第43-48页
        3.4.1 局部损失介绍第43-44页
        3.4.2 局部损失产生的原因第44-45页
        3.4.3 局部损失的计算第45-47页
        3.4.4 流动损失叠加及当量长度法第47-48页
        3.4.5 对钻杆的改进第48页
    3.5 阻力特性的计算公式的推导第48-52页
    3.6 本章小结第52-55页
4 水平钻孔负压钻进数值模拟第55-83页
    4.1 CFD的求解过程第55-58页
    4.2 基本控制微分方程组的建立第58-59页
    4.3 湍流计算模型第59-62页
    4.4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及离散格式的选择第62-64页
        4.4.1 控制方程的离散方法第62-63页
        4.4.2 离散格式第63-64页
    4.5 基于FLUENT的水平钻孔风力排渣的数值模拟第64-66页
        4.5.1 几何模型的建立第64-65页
        4.5.2 Gambit的网格类型第65-66页
    4.6 边界条件的设定第66-68页
        4.6.1 入口边界条件第66-67页
        4.6.2 出口边界条件第67页
        4.6.3 壁面边界条件第67页
        4.6.4 流体域设置第67-68页
    4.7 模拟结果分析第68-81页
    4.8 小结第81-83页
5 负压钻进设备第83-107页
    5.1 设备组成第83-84页
    5.2 设备研制第84-86页
        5.2.1 负压泵第84页
        5.2.2 钻杆第84页
        5.2.3 钻头第84-85页
        5.2.4 钻尾第85页
        5.2.5 煤尘瓦斯集中分离箱第85-86页
    5.3 完整设备第86页
    5.4 平煤十三矿现场试验与效果第86-90页
        5.4.1 试验地点概况第86-88页
        5.4.2 井型、开拓方式及生产能力第88-89页
        5.4.3 瓦斯第89-90页
        5.4.4 试验工作面概况第90页
    5.5 工业性试验第90-104页
        5.5.1 负压钻进过程中的钻进速度、钻进深度、成孔情况第91-95页
        5.5.2 负压钻进过程对瓦斯的影响第95-102页
        5.5.3 负压钻进过程降尘效果第102-104页
    5.6 小结第104-107页
6 结论和展望第107-111页
    6.1 结论第107-108页
    6.2 创新第108页
    6.3 展望第108-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7页
作者简历第117-119页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119页

论文共11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超声ELID复合内圆磨削ZTA纳米复相陶瓷的磨削机理
下一篇:水泥基复合材料带压注浆封孔测压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