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正心诚意”儒学观在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价值借鉴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18页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第12-14页
        1.1.1 选题背景第12-13页
        1.1.2 选题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正心诚意”儒学观的理论探讨与当代育人价值第18-36页
    2.1 “正心诚意”儒学观的内涵第18-22页
        2.1.1 先秦儒学“正心诚意”的传统内涵第18-21页
        2.1.2 宋明儒学“正心诚意”的内涵延伸第21-22页
    2.2 “正心诚意”儒学观的理论发展第22-25页
        2.2.1 近现代儒学对“正心诚意”儒学观的发展第22-24页
        2.2.2 当代新儒学对“正心诚意”儒学观的发展第24-25页
    2.3 儒家传统修为观与马克思主义道德修养观的关系第25-31页
        2.3.1 儒家自我道德修养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人本思想契合点第25-27页
        2.3.2 儒家“知行合一”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学说契合点第27-29页
        2.3.3 儒家修身育人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契合点第29-31页
    2.4 “正心诚意”儒学观的当代育人价值第31-36页
        2.4.1 儒家“持志养气”的道德修养方法第31-32页
        2.4.2 儒家“慎独”自省的道德修养方法第32-33页
        2.4.3 儒家“忠恕”成仁的道德修养方法第33-34页
        2.4.4 儒家“知行合一”的道德修养方法第34-36页
第三章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正心诚意”儒学观的价值需求第36-60页
    3.1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第36-39页
        3.1.1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已有的育人成果第36-38页
        3.1.2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在社会转型期面临的新挑战第38-39页
    3.2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正心诚意”儒学观的实践探索第39-56页
        3.2.1 “正心诚意”儒学观教育的问卷调查及分析第39-53页
        3.2.2 “正心诚意”儒学观教育的案例及分析第53-56页
    3.3 “正心诚意”儒学观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必要性第56-60页
        3.3.1 “正心诚意”儒学观育人思想的当代需求第56-57页
        3.3.2 “正心诚意”儒学观育人方式的当代需求第57-60页
第四章 “正心诚意”儒学观在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育人途径第60-69页
    4.1 “正心诚意”儒学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意义第60-61页
    4.2 “正心诚意”儒学观对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价值第61-65页
        4.2.1 “正心诚意”儒学观的修身为人精神第61-63页
        4.2.2 “正心诚意”儒学观的修身实践精神第63-65页
    4.3 “正心诚意”儒学观的当代育人途径第65-69页
        4.3.1 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实现“正心诚意”自我道德教育第65-66页
        4.3.2 营造良好道德修养氛围,实现“正心诚意”环境因素影响教育第66-67页
        4.3.3 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实现“正心诚意”道德化育教育第67-69页
结语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2页
附录第72-77页
致谢第77-7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8-79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79-80页
附件第80-81页

论文共8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流形正则化和稀疏编码的医学图像高分辨率重建
下一篇:复杂场景下车牌定位与字符切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