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导论 | 第10-21页 |
| (一)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 (二) 论文研究的理论依据 | 第11-15页 |
| (三) 反走私综合治理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 (四)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 | 第18-19页 |
| (五) 研究框架 | 第19页 |
| (六) 研究创新及不足 | 第19-21页 |
| 一、反走私综合治理历史及现状 | 第21-32页 |
| (一) 我国反走私综合治理的历史回顾与现状 | 第21-23页 |
| (二) 天津市反走私综合治理历史回顾 | 第23-26页 |
| (三) 天津市反走私综合治理现状 | 第26-32页 |
| 二、天津市反走私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32-35页 |
| (一) 部分反走私成员单位、区(县)思想上尚有误区 | 第32页 |
| (二) 反走私综合治理体制运行不畅 | 第32-33页 |
| (三) 反走私综合治理法规相对滞后 | 第33页 |
| (四) 反走私综合治理考评体系不健全 | 第33-35页 |
| 三、天津市反走私综合治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5-39页 |
| (一) 部分成员单位、区(县)领导对反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深层理解不够 | 第35页 |
| (二) 反走私综合治理组织对成员单位、区(县)激励机制不强 | 第35-36页 |
| (三) 反走私综合治理法治文化缺失 | 第36-37页 |
| (四) 反走私综合治理绩效评估技术障碍明显 | 第37-39页 |
| 四、天津市反走私综合治理走向“善治”的主要理由及路径选择 | 第39-53页 |
| (一) 天津市反走私综合治理走向“善治”的主要理由 | 第39-41页 |
| (二) 天津市反走私综合治理走向“善治”的路径选择 | 第41-53页 |
| 结语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