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基本建设经济论文--基本建设投资与经济效益论文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2 研究综述第14-18页
        1.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4-16页
        1.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6-18页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8-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20页
    1.4 技术路线第20-21页
    1.5 论文创新点第21-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第22-28页
    2.1 政府投资工程概述第22-23页
        2.1.1 政府投资工程的内涵第22页
        2.1.2 政府投资工程的特点第22-23页
    2.2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概述第23-25页
        2.2.1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的内涵第23-24页
        2.2.2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的特点第24页
        2.2.3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的作用第24-25页
    2.3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第25-27页
        2.3.1 公共财政理论第25-26页
        2.3.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6页
        2.3.3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第26-27页
        2.3.4 系统理论第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28-42页
    3.1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第28-30页
        3.1.1 绩效评价的主体及客体第28页
        3.1.2 绩效评价的标准及内容第28-30页
    3.2 建立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及原则第30-32页
        3.2.1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路第30页
        3.2.2 建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第30-32页
    3.3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指标的确定第32-39页
        3.3.1 建设准备阶段绩效评价指标第32-33页
        3.3.2 项目实施阶段绩效评价指标第33-35页
        3.3.3 竣工验收阶段绩效评价指标第35-37页
        3.3.4 运营阶段绩效评价指标第37-39页
    3.4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第39-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第42-52页
    4.1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第42-45页
        4.1.1 成本效益分析法第42页
        4.1.2 数据包络分析法第42-43页
        4.1.3 灰色综合评价法第43-44页
        4.1.4 层次分析法第44页
        4.1.5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44-45页
    4.2 政府投资工程绩效评价方法的确定第45-46页
    4.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绩效评价模型的构建第46-51页
        4.3.1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第46-48页
        4.3.2 建立评语集第48-49页
        4.3.3 模糊综合评价第49-51页
    4.4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实证分析第52-72页
    5.1 工程背景第52页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第52-55页
    5.3 建立评判集第55页
    5.4 绩效综合评价第55-69页
        5.4.1 三级指标层模糊评价第55-67页
        5.4.2 二级指标层模糊评价第67-69页
        5.4.3 一级指标层模糊评价第69页
    5.5 绩效结果分析第69-70页
    5.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2-76页
    6.1 研究结论第72页
    6.2 对策建议第72-75页
    6.3 展望第75-76页
参考文献第76-80页
附录一第80-88页
附录二第88-90页
作者简介第90页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冠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分析
下一篇:血清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冠脉慢血流现象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