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滩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
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8页 |
前言 | 第8-9页 |
1 小流域健康评价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 第9-10页 |
·小流域健康评价研究进展 | 第10-14页 |
·评价的尺度 | 第11-12页 |
·评价的区域类型 | 第12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第12页 |
·评价模型的研究 | 第12-13页 |
·健康评价等级标准的研究 | 第13-14页 |
·健康诊断的研究 | 第14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9页 |
·地理位置 | 第14-15页 |
·地形地貌 | 第15-16页 |
·气候概况 | 第16-17页 |
·土壤 | 第17页 |
·植被 | 第17-18页 |
·生态环境状况 | 第18-19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19页 |
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9-29页 |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流域植被特征及生物多样性研究 | 第19-20页 |
·流域农户生态产业经营模式研究 | 第20页 |
·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8页 |
·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植物及群落因子调查与测定 | 第21页 |
·群落种类组成的数量特征及计算 | 第21页 |
·群落结构特征的数量表征及计算 | 第21-22页 |
·农户生态产业系统经营模式评价方法 | 第22-23页 |
·农户调查及数据获取 | 第22页 |
·评价指标的选取与计算 | 第22-23页 |
·健康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第23-28页 |
·建立健康评价体系的层次模 | 第23-24页 |
·相对重要性数值的判断 | 第24页 |
·权重系数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第24-26页 |
·指标无量纲化处理 | 第26页 |
·系统健康综合指数 | 第26-27页 |
·健康评判等级 | 第27页 |
·健康障碍与优势诊断 | 第27-28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9-49页 |
·流域植被特征及生物多样性 | 第29-32页 |
·流域植物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特征 | 第29-31页 |
·种类组成及生活型调查 | 第29-30页 |
·群落结构 | 第30-31页 |
·植物多样性分析 | 第31-32页 |
·流域农户生态产业系统经营模式评价 | 第32-37页 |
·典型农户家庭生态产业系统的基本特征 | 第32-34页 |
·生态产业系统的划分 | 第32-33页 |
·生态产业系统的经济结构 | 第33-34页 |
·不同收入水平农户生态产业系统结构评价 | 第34-37页 |
·生态产业系统组分优势度比较 | 第34-35页 |
·生态产业系统结构优势度和稳定系数比较 | 第35-37页 |
·龙滩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评价 | 第37-49页 |
·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 第37-42页 |
·指标体系构建基本原则 | 第37-38页 |
·指标体系构建 | 第38-39页 |
·指标含义及度量 | 第39-42页 |
·评价分析 | 第42-45页 |
·判断矩阵的构造及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2-43页 |
·指标的选取及无量纲化处理 | 第43-44页 |
·健康综合指数评价 | 第44-45页 |
·健康障碍及优势因素诊断 | 第45页 |
·流域健康评价综合分析与诊断 | 第45-48页 |
·各层次健康指标权重的分析 | 第45-47页 |
·健康评价指数分析 | 第47页 |
·健康障碍及优势因素分析 | 第47-48页 |
·流域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48-49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9-53页 |
·结论 | 第49-51页 |
·讨论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9页 |
作者简介 | 第59-60页 |
导师简介 | 第60-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