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Summary | 第4-9页 | 
| 前言 | 第9-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 1. 蚕豆的概况及价值 | 第10-13页 | 
| ·蚕豆的形态学特征及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 ·蚕豆的价值 | 第11-13页 | 
| 2. 蚕豆主要病害的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 ·蚕豆主要病害 | 第13-17页 | 
| ·蚕豆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方法 | 第17-19页 | 
| 3. 蚕豆根腐病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4. 镰刀菌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 5. 粘帚霉的研究现状 | 第22页 | 
| 6. 链格孢菌的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 7. 抗病性鉴定方法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 8. 本研究的目的 | 第24-25页 | 
| 第二章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镰刀菌根腐病病原鉴定 | 第25-30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25-26页 | 
| ·田间调查与样品采集 | 第25页 | 
| ·病原菌的分离 | 第25页 | 
| ·病原菌的纯化 | 第25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25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25-2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 ·蚕豆根腐病田间症状表现 | 第26页 | 
| ·病原菌分离 | 第26页 | 
| ·病原鉴定 | 第26-27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27-29页 | 
| 3 讨论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粘帚霉根腐病病原鉴定 | 第30-35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0-31页 | 
| ·田间调查与样品采集 | 第30页 | 
| ·病原菌的分离 | 第30页 | 
| ·病原菌的纯化 | 第30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30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30-31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 ·蚕豆根腐病田间症状表现 | 第31页 | 
| ·室内分离结果 | 第31页 | 
| ·病原鉴定 | 第31-32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32-34页 | 
| 3 讨论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甘肃高寒阴湿地区蚕豆苗期链格孢根腐病病原鉴定 | 第35-39页 |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5-36页 | 
| ·田间调查与样品采集 | 第35页 | 
| ·病原菌的分离 | 第35页 | 
| ·病原菌的纯化 | 第35页 | 
| ·病原菌的鉴定 | 第35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35-36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38页 | 
| ·蚕豆根腐病田间症状表现 | 第36页 | 
| ·室内分离结果 | 第36页 | 
| ·病原鉴定 | 第36-37页 | 
| ·致病性测定 | 第37-38页 | 
| 3 讨论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蚕豆不同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评价 | 第39-4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0页 | 
| ·材料 | 第39页 | 
| ·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0-43页 | 
| ·不同蚕豆品种对根腐病病原菌茄镰刀菌的抗病性评价 | 第40-41页 | 
| ·不同蚕豆品种对根腐病病原菌半裸镰刀菌的抗病性评价 | 第41页 | 
| ·不同蚕豆品种对根腐病病原菌单隔镰刀菌的抗病性评价 | 第41页 | 
| ·不同蚕豆品种对根腐病病原菌链格孢的抗病性评价 | 第41-43页 | 
| 3 讨论 | 第43-44页 | 
| 第六章 蚕豆根腐病病药剂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 | 第44-52页 | 
| 1 试验材料 | 第44-45页 | 
| ·供试菌种 | 第44页 | 
| ·供试药剂 | 第44页 | 
| ·培养基 | 第44-45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45页 | 
| ·药剂初筛采用室内平板法 | 第45页 | 
| ·室内药剂二次筛选 | 第45页 | 
| ·毒力回归方程的制作 | 第45页 | 
| 3 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 ·药剂初筛测定结果 | 第45-47页 | 
| ·二次筛选得到的4 种杀菌抑菌作用 | 第47-49页 | 
| ·二次筛选得到的4种杀菌剂毒力比较 | 第49-50页 | 
| 4 讨论 | 第50-52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2-54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52页 | 
| ·蚕豆根腐病病原菌鉴定 | 第52页 | 
| ·蚕豆根腐病不同菌株致病性测定 | 第52页 | 
| ·不同蚕豆品种对根腐病的抗性评价 | 第52页 | 
| ·药剂筛选及室内毒力测定 | 第52页 | 
| 2 讨论 | 第52-54页 | 
| 致谢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 作者简介 | 第62-63页 | 
| 导师介绍 | 第63-65页 | 
| 图版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