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劳动卫生论文--劳动卫生组织与行政论文

德国职业卫生标准管理体制与体系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1页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1-13页
    1 研究内容第11页
    2 研究方法第11页
    3 技术路线第11-13页
研究结果第13-56页
    1 德国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管理体制第13-29页
        1.1 德国职业安全卫生双轨制管理模式第13-16页
            1.1.1 政府劳动部门第13-14页
            1.1.2 法定工伤保险机构第14-16页
        1.2 德国职业安全卫生法规标准框架第16-22页
            1.2.1 欧盟指令第16页
            1.2.2 联邦政府法规标准第16-19页
            1.2.3 工伤保险机构法规标准第19-21页
            1.2.4 标准化文件第21-22页
        1.3 德国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制定机构及其工作机制第22-27页
            1.3.1 劳动部专家委员会第22-24页
            1.3.2 工伤保险机构专家委员会第24-26页
            1.3.3 标准化组织DIN第26-27页
        1.4 德国职业安全卫生标准协调合作机制第27-29页
            1.4.1 内部协调合作第27页
            1.4.2 主管机构之间协调合作第27页
            1.4.3 主管机构与标准化组织之间协调合作第27-29页
    2 德国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体系第29-39页
        2.1 劳动部制定发布的政府标准第29-34页
            2.1.1 职业医学技术规程第29页
            2.1.2 工作场所技术规程第29-30页
            2.1.3 危险品技术规程第30-32页
            2.1.4 职业性生物有害因素技术规程第32-33页
            2.1.5 物理危害相关技术规程第33页
            2.1.6 建筑工地规程第33-34页
        2.2 工伤保险机构制定发布的行业标准第34-35页
        2.3 标准化组织制定发布的团体标准第35-37页
        2.4 各类标准之间的关系第37-39页
    3 中德职业卫生标准管理体制与体系对比分析第39-41页
        3.1 管理体制第39页
        3.2 标准体系第39-41页
    4 中德化学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比较第41-50页
        4.1 德国将致癌物与致癌物分别定量化评估第41-44页
        4.2 职业接触限值类型和数量比较第44-50页
    5 中德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监护标准比较第50-56页
        5.1 德国职业病名单及职业病诊断指南第50-52页
        5.2 德国职业健康监护标准第52-55页
        5.3 中德职业病诊断及职业健康监护标准比较第55-56页
结论及建议第56-57页
    1 结论第56页
    2 建议第56-57页
创新与不足第57-58页
附录1 德国职业接触限值AGW表(TRGS 900)第58-78页
附录2 德国生物接触限值BGW表(TRGS 903)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历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实验经济学方法的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信息属性的偏好研究
下一篇:农民专业合作社对不同角色农户收入影响研究--基于服务功能与政策性资金获取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