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选题意义 | 第12-13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3.1 分析城乡产业统筹的必要性 | 第13-14页 |
1.3.2 产业特性对于城乡统筹发展的双重影响 | 第14页 |
1.3.3 城乡产业融合的对策与机制 | 第14-15页 |
1.3.4 城乡产业发展的依托和载体 | 第15-16页 |
1.3.5 城乡产业转移动因研究 | 第16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5 创新与不足 | 第17-18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依据 | 第18-24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区分 | 第18-20页 |
2.1.1 产业的含义及分类 | 第18-19页 |
2.1.2 城乡协调发展、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 | 第19页 |
2.1.3 城乡产业统筹的含义及内容 | 第19-20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第20-24页 |
2.2.1 产业结构演进和调整理论 | 第20-21页 |
2.2.2 区域分工理论 | 第21-22页 |
2.2.3 产业布局理论 | 第22-24页 |
3 国内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24-27页 |
3.1 多种经营模式混合发展的湖南湘潭 | 第24-25页 |
3.2 以乡镇企业推动的苏南模式 | 第25页 |
3.3 产业集群集中发展的成都模式 | 第25-26页 |
3.4 经验与启示 | 第26-27页 |
4 太原市城乡产业统筹实践分析 | 第27-40页 |
4.1 太原市城乡关系的历史演变过程 | 第27-28页 |
4.2 太原市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现状分析 | 第28-37页 |
4.2.1 有利于太原市城乡产业统筹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 第28-31页 |
4.2.2 太原市推进城乡产业统筹的措施 | 第31-33页 |
4.2.3 太原市城乡二元水平评价 | 第33-37页 |
4.3 太原市城乡产业统筹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4.3.1 单一的重化工产业结构和农业经营方式 | 第37-38页 |
4.3.2 盲目发展产业园区,城乡产业转移无序 | 第38-39页 |
4.3.3 市场调节力度有限 | 第39-40页 |
5 太原市城乡产业统筹的网络模式 | 第40-52页 |
5.1 农村优势产业选择与布局 | 第40-43页 |
5.1.1 农村产业分析 | 第40-42页 |
5.1.2 农村产业选择与布局 | 第42-43页 |
5.2 城市主导产业选择与布局 | 第43-47页 |
5.2.1 城市产业分析 | 第43-46页 |
5.2.2 城市产业选择与布局 | 第46-47页 |
5.3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网络模式 | 第47-52页 |
5.3.1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网络模式构建 | 第47-50页 |
5.3.2 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网络模式发展途径 | 第50-52页 |
6 太原市城乡产业统筹发展的环境和政策保障 | 第52-56页 |
6.1 深化城乡统筹体制机制改革 | 第52页 |
6.2 科学规划城乡产业发展 | 第52-53页 |
6.3 创新驱动引领城乡产业发展 | 第53页 |
6.4 完善政府公共服务体系 | 第53-54页 |
6.5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54-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后记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