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源电厂660MW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系统配置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其意义 | 第9-11页 |
1.1.1 安源 660MW机组项目概况 | 第9页 |
1.1.2 二次再热技术优势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内情况 | 第11-12页 |
1.2.2 国外情况 | 第12-14页 |
1.3 课题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第2章 主、再热蒸汽系统选型及技术性分析 | 第15-33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15-20页 |
2.2.1 管道选材 | 第15-16页 |
2.2.2 高温蠕变强度控制 | 第16页 |
2.2.3 焊接问题 | 第16-17页 |
2.2.4 抗氧化与腐蚀性能 | 第17页 |
2.2.5 运行稳定性 | 第17页 |
2.2.6 关于A335 P92的材料说明 | 第17-20页 |
2.3 主、再热蒸汽管道选型 | 第20-26页 |
2.3.1 主蒸汽管道 | 第21-22页 |
2.3.2 再热蒸汽热段管道 | 第22-23页 |
2.3.3 再热蒸汽冷段管道 | 第23-24页 |
2.3.4 弯管的选择 | 第24-25页 |
2.3.5 总体选型 | 第25-26页 |
2.4 主要蒸汽管道布置 | 第26-28页 |
2.5 主、再热蒸汽系统优化分析 | 第28-31页 |
2.5.1 主蒸汽系统压降优化 | 第28-29页 |
2.5.2 一次再热系统压降优化 | 第29-30页 |
2.5.3 二次再热系统压降优化 | 第30页 |
2.5.4 优化分析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3章 回热系统选型及技术性分析 | 第33-51页 |
3.1 引言 | 第33页 |
3.2 回热系统技术参数 | 第33-38页 |
3.2.1 回热级数 | 第33-34页 |
3.2.2 焓降分配 | 第34页 |
3.2.3 加热器端差和抽汽管道压降 | 第34-35页 |
3.2.4 蒸汽冷却器布置方式 | 第35-37页 |
3.2.5 疏水收集方式 | 第37-38页 |
3.3 回热系统技术分析 | 第38-41页 |
3.3.1 给水管道分析 | 第38-39页 |
3.3.2 给水泵分析 | 第39页 |
3.3.3 给水泵小汽机分析 | 第39-40页 |
3.3.4 除氧器分析 | 第40-41页 |
3.3.5 凝结水系统分析 | 第41页 |
3.4 回热系统管道选型 | 第41-42页 |
3.4.1 抽汽管道 | 第41页 |
3.4.2 给水管道 | 第41页 |
3.4.3 凝结水管道 | 第41-42页 |
3.5 回热系统管道布置 | 第42-46页 |
3.5.1 汽侧管道布置 | 第42-45页 |
3.5.2 水侧管道布置 | 第45-46页 |
3.6 回热系统优化 | 第46-49页 |
3.6.1 抽汽侧优化 | 第46-47页 |
3.6.2 给水侧系统 | 第47-48页 |
3.6.3 系统整体优化 | 第48-49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4.1 结论 | 第51-52页 |
4.2 展望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