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格网GIS的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评价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立题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生态安全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1 生态安全内涵 | 第12-13页 |
1.2.2 生态安全评价研究进展 | 第13页 |
1.2.3 绿洲生态安全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4 小结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理论与方法 | 第17-22页 |
2.1 生态安全评价的涵义 | 第17页 |
2.2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构建 | 第17-18页 |
2.2.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17-18页 |
2.2.2 P-S-R框架模型 | 第18页 |
2.2.3 指标体系构建的步骤 | 第18页 |
2.3 指标标准化 | 第18页 |
2.4 生态安全评价方法 | 第18-19页 |
2.5 量子遗传投影寻踪模型构建 | 第19-21页 |
2.6 评价单元选择方法 | 第21-22页 |
3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 第22-24页 |
3.1 研究区概况 | 第22-23页 |
3.1.1 地理位置概况 | 第22页 |
3.1.2 资源概况 | 第22-23页 |
3.2 阿克苏绿洲主要生态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3页 |
3.3 数据来源 | 第23-24页 |
4 研究区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4-44页 |
4.1 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4-26页 |
4.2 评价单元的确定 | 第26-27页 |
4.3 评价指标分析 | 第27-42页 |
4.3.1 DEM数据 | 第27-28页 |
4.3.2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 第28-34页 |
4.3.3 植被覆盖指数分析 | 第34-40页 |
4.3.4 水网密度指数分析 | 第40-42页 |
4.3.5 经济社会统计类 | 第42页 |
4.4 小结 | 第42-44页 |
5 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第44-55页 |
5.1 评价指标标准化 | 第44页 |
5.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44-47页 |
5.3 阿克苏绿洲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第47页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7-52页 |
5.5 生态安全变化格局分析 | 第52-55页 |
5.5.1 全局空间差异特征 | 第52页 |
5.5.2 局部空间差异特征 | 第52-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硕士)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