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不动产善意取得构成要件的概述 | 第12-21页 |
(一)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概念 | 第12-14页 |
1. 不动产的概念 | 第12页 |
2. 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概念辨析及适用范围 | 第12-14页 |
(二)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及立法价值 | 第14-17页 |
1.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2.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立法价值 | 第15-17页 |
(三) 构成要件在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17-21页 |
1. 构成要件的概念和内容 | 第17-18页 |
2. 不动产善意取得制度中的构成要件的重要性 | 第18-21页 |
二、让与人无处分权是不动产善意取得适用的前提条件 | 第21-28页 |
(一) 无权处分的内涵 | 第21-22页 |
1. 无权处分的概念 | 第21-22页 |
2. 无权处分人的认定 | 第22页 |
(二) 让与人无处分权是不动产善意取得前提条件的缘由 | 第22-23页 |
1. 符合体系解释的要求 | 第23页 |
2. 善意取得制度设立目的的应有之义 | 第23页 |
(三) 认定无权处分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第23-28页 |
1. 冒名处分可否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 | 第23-25页 |
2. 未经登记不动产可否适用不动产善意取得 | 第25页 |
3. 无权处分合同效力与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关系 | 第25-28页 |
三、“善意”是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核心要件 | 第28-34页 |
(一) 不动产善意取得中“善意”的内涵 | 第28页 |
(二) “善意”是不动产善意取得核心要件的缘由 | 第28页 |
(三) 认定“善意”时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第28-34页 |
1. 受让人“善意”的判断标准 | 第28-30页 |
2. 受让人“善意”的判断时点 | 第30-32页 |
3. 受让人“善意”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 | 第32-34页 |
四、以合理价格取得是不动产善意取得的必要条件 | 第34-39页 |
(一) 合理价格的内涵 | 第34页 |
(二) 不动产善意取得以“合理价格”为要件的缘由 | 第34-35页 |
1. 平衡原权利人与受让人的利益 | 第34-35页 |
2. 作为“善意”的判定补充 | 第35页 |
(三) 对“合理价格”认定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 第35-39页 |
1. 不动产的善意取得是否仅有偿即可 | 第35-36页 |
2. 受让不动产的价款是否须已实际支付相应对价 | 第36-39页 |
五、物权变动是不动产善意取得的最终条件 | 第39-43页 |
(一) 物权变动的概念 | 第39页 |
(二) 不动产善意取得以物权变动为最终要件的缘由 | 第39-40页 |
(三) 不动产善意取得中如何进行物权变动 | 第40-43页 |
1. 登记生效要件主义的不动产物权应已完成登记 | 第40页 |
2. 登记对抗要件主义的不动产物权应已交付 | 第40-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