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概述 | 第9-14页 |
(一)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概念及构成 | 第9-10页 |
1.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概念 | 第9页 |
2.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构成 | 第9-10页 |
(二)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特征 | 第10-12页 |
1.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对象具有特定性和多元化 | 第10页 |
2.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是对社区矫正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 | 第10-11页 |
3.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职权的有限性 | 第11页 |
4.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方式具有特殊性 | 第11-12页 |
(三)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的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1. 司法公正的价值追求 | 第12页 |
2. 权力制约原则的要求 | 第12-13页 |
3. 人权保障的内在要求 | 第13-14页 |
二、社区矫正检察监督现状—以来宾市检察机关社区矫正监督工作情况为考察样本 | 第14-21页 |
(一) 开展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的基本条件 | 第14-17页 |
1. 社区矫监督机构设置 | 第14-15页 |
2. 干警配置 | 第15-16页 |
3. 社区矫正对象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二) 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开展情况 | 第17-21页 |
1. 监督手段使用情况 | 第17页 |
2. 监督社区矫正违法情况 | 第17-19页 |
3. 纠正社区矫正违法情况 | 第19页 |
4. 监督制度建设情况 | 第19-21页 |
三、当前社区矫正检察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9页 |
(一) 司法体制改革下的社区矫正监督力量薄弱 | 第21-22页 |
1. 社区矫正监督人员有限 | 第21页 |
2. 检察官人才精英化与社区矫正监督工作细化之间存在矛盾 | 第21-22页 |
3. 缺乏专门的社区矫正监督机构 | 第22页 |
(二) 社区矫正人员调查评估监督难 | 第22-23页 |
1. 调查评估监督的标准和效力不确定 | 第22-23页 |
2. 调查核实权的缺失 | 第23页 |
3. 调查评估监督力量不足 | 第23页 |
(三) 社区矫正人员交付执行监督上存在问题 | 第23-25页 |
1. 因矫正法律文书交付产生的漏管监督难 | 第23-24页 |
2. 因交付执行环节脱节产生脱漏管监督难 | 第24页 |
3. 异地交付执行社区矫正中存在监督漏洞 | 第24-25页 |
(四) 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执行监督上存在不足 | 第25-27页 |
1.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批准监督难 | 第25页 |
2. 社区矫正人员外出就业、迁居托管难 | 第25页 |
3. 禁止令执行检察中存在问题 | 第25-26页 |
4. 严重违规社区矫正人员收监难 | 第26-27页 |
(五) 检察监督存在局限性 | 第27-29页 |
1. 法律对检察机关社区矫正监督权缺乏明确规定 | 第27页 |
2. 监督举措相对单一 | 第27页 |
3. 监督刚性不足 | 第27-28页 |
4. 社区矫正工作本身固有的问题影响着社区矫正监督效果 | 第28-29页 |
四、完善社区矫正检察监督工作的思考 | 第29-38页 |
(一) 增强司法体制改革新形势下的检察监督力量 | 第29页 |
1. 配备专职社区矫正监督检察人员 | 第29页 |
2. 顺应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将社区矫正监督纳入检察监督体系建设 | 第29页 |
3. 逐步成立社区矫正检察监督机构 | 第29页 |
(二) 立法促进检察机关参与社区矫正人员调查评估监督 | 第29-31页 |
1. 设立检察机关社区矫正决定前的人格调查制度 | 第30页 |
2. 适当增加检察机关调查评估案件数量 | 第30页 |
3. 整合检察机关内部调查评估力量 | 第30-31页 |
(三) 加强检察机关与其他交付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 | 第31-32页 |
1. 出台意见规范法律文书的送达 | 第31页 |
2. 监督监外执行机构按照统一标准接收罪犯 | 第31页 |
3. 参与社区矫正交付执行机关之间的信息大数据库建设 | 第31-32页 |
4. 介入异地交付执行解决社区矫正人员托管难问题 | 第32页 |
(四) 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监管活动的检察监督 | 第32-34页 |
1. 细化社区矫正人员监管的检察监督措施 | 第32-33页 |
2. 严格监督社区矫正禁止令的执行 | 第33-34页 |
3. 明确违法社区矫正人员收监执行机关之间的分工配合 | 第34页 |
(五) 强化社区矫正中的检察监督职权 | 第34-38页 |
1. 健全社区矫正立法,明确规定检察监督权力 | 第34-35页 |
2. 合理配置社区矫正检察监督职权 | 第35-36页 |
3. 建立社区矫正同步监督机制 | 第36-37页 |
4. 拓宽检察监督渠道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注释 | 第39-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