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计算机网络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

基于拓扑偏差边攻击的复杂网络可控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符号对照表第10-11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1-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18页
    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1 拓扑结构鲁棒性第15页
        1.2.2 复杂网络可控性第15-16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文章结构第16-18页
第二章 复杂网络相关理论与研究概述第18-36页
    2.1 复杂网络概述第18-20页
        2.1.1 图论角度第18-19页
        2.1.2 矩阵角度第19-20页
    2.2 复杂网络分类第20-23页
        2.2.1 随机网络第20-21页
        2.2.2 小世界网络第21-22页
        2.2.3 无标度网络第22-23页
    2.3 结构可控性理论第23-25页
    2.4 复杂网络鲁棒性第25页
    2.5 复杂网络控制鲁棒性第25-34页
        2.5.1 基于节点的级联失效模型第26-29页
        2.5.2 基于连边的级联失效模型第29-32页
        2.5.3 其他相关研究第32-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三章 基于拓扑偏差的边攻击模型第36-44页
    3.1 拓扑偏差渗流模型第36-39页
        3.1.1 序列模型第36-38页
        3.1.2 并行模型第38-39页
    3.2 提出的边攻击模型第39-42页
        3.2.1 模型理论分析第39-40页
        3.2.2 模型实现算法第40-41页
        3.2.3 push-relabel匹配算法第41-42页
    3.3 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四章 基于拓扑偏差边攻击的可控性实验与研究第44-52页
    4.1 实验数据第44-46页
        4.1.1 无标度网络模型的建立第44-45页
        4.1.2 随机网络模型的建立第45-46页
    4.2 实验过程与统计分析第46-51页
        4.2.1 攻击参数对控制鲁棒性的影响研究第46-48页
        4.2.2 不同攻击参数的边失效数目对控制鲁棒性的影响研究第48-49页
        4.2.3 网络密度对控制鲁棒性的影响研究第49-50页
        4.2.4 不同网络密度下边失效数目对控制鲁棒性的影响研究第50-51页
    4.3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2-54页
    5.1 工作总结第52-53页
    5.2 下一步的研究工作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60页
作者简介第60-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浆VEGF水平检测在NSCL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下一篇:心室内径比合并生物学指标在COPD合并PH评估中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