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1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与现状 | 第15-18页 |
1.2.1 主观质量评价方法 | 第15-16页 |
1.2.2 客观质量评价方法 | 第16页 |
1.2.3 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图像边缘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20-32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彩色图像失真 | 第20-22页 |
2.3 彩色空间 | 第22-23页 |
2.4 基于图像边缘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23-25页 |
2.4.1 颜色感知变换 | 第23-24页 |
2.4.2 边缘提取 | 第24页 |
2.4.3 计算边缘差异 | 第24-25页 |
2.4.4 质量评价 | 第25页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5-30页 |
2.5.1 实验数据 | 第25-26页 |
2.5.2 评价准则 | 第26-27页 |
2.5.3 一致性实验 | 第27-28页 |
2.5.4 合理性实验 | 第28页 |
2.5.5 颜色边缘部分有效性实验 | 第28-3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基于图像内容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32-42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模糊逻辑与模糊积分 | 第32-33页 |
3.3 基于图像内容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33-36页 |
3.3.1 颜色感知变换 | 第33-34页 |
3.3.2 彩色图像区域划分 | 第34-35页 |
3.3.3 数量信息融合 | 第35页 |
3.3.4 图像质量评价标准 | 第35-36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3.4.1 一致性实验 | 第36页 |
3.4.2 合理性实验 | 第36-39页 |
3.4.3 融合策略有效性实验 | 第39页 |
3.4.4 色度特征有效性实验 | 第39-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42-56页 |
4.1 引言 | 第42-44页 |
4.2 视觉系统特性与稀疏性的联系 | 第44页 |
4.3 基于视觉感知特性的彩色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 第44-49页 |
4.3.1 视觉感知特征提取 | 第45-48页 |
4.3.2 字典构造 | 第48页 |
4.3.3 稀疏表示 | 第48-49页 |
4.3.4 质量评价 | 第49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9-55页 |
4.4.1 一致性实验 | 第49-50页 |
4.4.2 单独失真类型实验 | 第50-51页 |
4.4.3 鲁棒性实验 | 第51-54页 |
4.4.4 色彩失真敏感性实验 | 第54-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6-60页 |
5.1 研究总结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