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媒介技术变革下的流行音乐传播--江苏广播事业发展的背景下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章 绪论第9-2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第9-12页
        一、研究背景第9-12页
        二、研究问题第12页
    第二节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第12-18页
        一、概念界定第12-15页
        二、文献综述第15-18页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8-19页
        一、研究目的第18页
        二、研究意义第18-19页
    第四节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第19-22页
        一、理论基础第19-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大众传播中的流行音乐传播第22-35页
    第一节 大众传播中的偶像崇拜第22-26页
        一、广播在大众中的权威性第23-24页
        二、主持人的“奇理斯玛权威”第24-26页
    第二节 音乐传播仪式感消解第26-30页
        一、音乐复制技术的更新第26-28页
        二、音乐传播日常生活化第28-30页
    第三节 唱片产业介入媒介生产第30-35页
        一、唱片产业逐步形成第30-33页
        二、唱片产业与广播合谋第33-35页
第三章 分众传播中的流行音乐传播第35-54页
    第一节 频率专业化衍生“媒介社群”第35-39页
    第二节 精英对大众文化的引导第39-52页
        一、前网络时代的音乐社群——以“草坪音乐”为例第39-40页
        二、主持人成为虚拟社群领袖——以西祠胡同为例第40-52页
    第三节 广播受众和市场逐渐细分第52-54页
第四章 新媒体环境下的流行音乐传播第54-69页
    第一节 新媒体技术特性之于音乐的影响第54-57页
        一、传统流行音乐产业的衰落第54-56页
        二、草根音乐文化的崛起第56-57页
    第二节 网民自主性的音乐收听第57-59页
    第三节 网络音乐意见领袖的出现第59-64页
        一、广播媒介式微第59-61页
        二、社交网络催生新的意见领袖第61-64页
    第四节 播客第64-69页
        一、播客的历史演变第65-66页
        二、个案分析:喜马拉雅、唱吧第66-69页
第五章 结论第69-71页
参考文献第71-75页
附录第75-78页
致谢第78-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胶原蛋白的改性及其发泡性能研究
下一篇:聚丙烯酸酯/ZnO纳米棒复合乳液的微结构调控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