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小说论文--新体小说论文

溯源与新变—论莫言小说对“五四”乡土小说的继承和发展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引言第9-13页
第一章“五四”乡土小说传统及影响第13-33页
    第一节“五四”乡土小说的开创性第13-22页
        一、“五四”乡土小说理论概述第14-16页
        二、“五四”乡土小说作家群第16-22页
    第二节“五四”乡土小说形成的文学传统第22-33页
        一、苦难主题与写实精神第23-25页
        二、“人的文学”——人道主义情怀第25-26页
        三、现代性的启蒙主义思想第26-29页
        四、现代乡土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第29-33页
第二章 溯源——莫言小说对“五四”乡土小说的继承第33-55页
    第一节 苦难主题与人道情怀的延承第33-43页
        一、现实苦难与悲剧的书写第34-37页
        二、关注底层人物的苦难命运第37-41页
        三、悲剧主题下的生命哲学意蕴——人道主义情怀第41-43页
    第二节 国民性的持续批判第43-49页
        一、保守落后思想意识的批判第45-46页
        二、自卑自贱、愚昧卑怯的奴性思想的批判第46-48页
        三、麻木冷漠的“看客”心理的批判第48-49页
    第三节 自由生命意识的张显第49-55页
        一、野性而自由的人物形象第50-51页
        二、自由与道德的悖反第51-53页
        三、对世俗权利的抗衡与超越第53-55页
第三章 新变——莫言小说对“五四”乡土小说的发展第55-83页
    第一节“作为老百姓写作”——作家叙事立场的转变第55-60页
        一、作家民间立场的自我经验性与自由性第56-58页
        二、民间立场与知识分子身份的矛盾与统一第58-60页
    第二节“补正史之遗”——“新”历史的重新书写第60-66页
        一、宏大历史叙事的解构第61-64页
        二、野性而自由的民间历史的追寻第64-66页
    第三节“高密东北乡”——一个完整的乡村历史的建构第66-73页
        一、完整的乡村历史的建构第68-72页
        二、民间历史的衰落——“种的退化”第72-73页
    第四节“现实主义的变调”——风格独特的现代叙事第73-83页
        一、历史现实中的魔幻叙事第74-75页
        二、雅俗兼俱的戏谑性叙述语言第75-77页
        三、繁复多变的叙事人称及视角第77-80页
        四、复调主题与双声复调的叙事结构第80-83页
第四章 迷失的文学价值——莫言小说创作困境第83-93页
    一、传统启蒙意义的消融第84-85页
    二、感觉爆炸与理性缺席第85-90页
    三、审美情感的缺失第90-93页
结语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10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血浆锌水平、锌转运体8基因与2型糖尿病的关联性研究
下一篇:城市人群孕早期砷、镉暴露的尿液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