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外科学论文--泌尿科学(泌尿生殖系疾病)论文--男子性机能障碍论文

Ggnbp2基因在小鼠精子发生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前言第4-6页
中文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1页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第16-18页
第1章 文献综述第18-42页
    1.1 哺乳动物精子发生过程第18-19页
        1.1.1 精原干细胞产生精母细胞第18页
        1.1.2 精母细胞产生圆形精子细胞第18页
        1.1.3 圆形精子细胞变形为成熟精子第18-19页
    1.2 精子发生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概述第19-20页
    1.3 相关基因在转录水平对精子发生的调控第20-23页
        1.3.1 TBP (TATA binding protein,TATA序列结合蛋白)第20页
        1.3.2 c AMP(环腺苷单核苷酸磷酸)第20-21页
        1.3.3 ZF(Zinc Finger,锌指蛋白)第21-22页
        1.3.4 HSP(heat shock protein)第22-23页
    1.4 染色质结构的修饰、变化第23-27页
        1.4.1 甲基化第24-25页
        1.4.2 乙酰化/去乙酰化第25页
        1.4.3 泛素化 (Ubiquitination/Ubiquitylation,UPP)第25-26页
        1.4.4 SUMO化(small ubiquitin-like modifier)第26-27页
        1.4.5 磷酸化第27页
    1.5 锌指蛋白概述第27-28页
    1.6 锌指蛋白分类第28-36页
        1.6.1 根据锌指的氨基酸序列、功能分类第28-29页
        1.6.2 根据锌指的空间结构分类第29页
        1.6.3 根据锌指蛋白结构域的差异分类第29页
        1.6.4 典型的C2H2锌指蛋白家族第29-30页
        1.6.5 gag knuckle锌指蛋白群第30-31页
        1.6.6 TC锌指家族(treble clef finger)第31-34页
        1.6.7 带状锌指家族第34-36页
        1.6.8 Zn2/cys6样锌指家族第36页
        1.6.9 TAZ2结构域样锌指家族第36页
        1.6.10 短锌离子结合环锌指蛋白家族第36页
        1.6.11 金属硫蛋白锌指家族第36页
    1.7 锌指蛋白的功能及作用第36-38页
        1.7.1 锌指蛋白介导的蛋白与DNA之间的相互作用第37-38页
        1.7.2 锌指蛋白介导的蛋白与RNA间的相互作用第38页
        1.7.3 锌指蛋白介导的蛋白质与蛋白质间的相互作用第38页
        1.7.4 锌指蛋白同脂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第38页
    1.8 锌指蛋白在雄性生殖中的作用第38-42页
        1.8.1 Zfy-1/Zfy-2 锌指蛋白第38-39页
        1.8.2 Zfp29蛋白第39页
        1.8.3 Zfp35蛋白第39页
        1.8.4 TSGA锌指蛋白第39页
        1.8.5 Zfp37锌指蛋白第39-40页
        1.8.6 Egr4锌指蛋白第40页
        1.8.7 GATA结合蛋白第40页
        1.8.8 Zfp403第40-42页
第2章 研究背景第42-44页
第3章 材料与方法第44-64页
    3.1 实验材料第44-53页
        3.1.1 实验动物第44页
        3.1.2 主要试剂第44-46页
        3.1.3 主要抗体第46-47页
        3.1.4 主要引物第47页
        3.1.5 主要仪器第47-49页
        3.1.6 主要试剂配制第49-53页
    3.2 实验方法第53-63页
        3.2.1 小鼠基因型鉴定第53-54页
        3.2.2 组织RNA的抽提第54页
        3.2.3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实时定量PCR(real-timequantitative PCR)第54-56页
        3.2.4 荧光原位杂交第56页
        3.2.5 激素测定第56-57页
        3.2.6 Periodic Acid-Schiff(PAS)染色第57页
        3.2.7 评估生精小管周期的阶段第57页
        3.2.8 组织的石蜡切片、免疫组化、HE染色及免疫荧光染色第57-58页
        3.2.9 生物素示踪剂(Biotin tracer)分析第58-59页
        3.2.10 评估γ-H2AX染色阳性率第59页
        3.2.11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第59页
        3.2.12 Western-blots实验第59-61页
        3.2.13 牛血清白蛋白梯度沉降法(STA-PUT)第61-62页
        3.2.14 小鼠睾丸内显微注射第62-63页
    3.3 统计学分析第63-64页
第4章 结果第64-88页
    4.1 GGNBP2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的建立第64-65页
    4.2 GGNBP2基因在小鼠中的表达和定位第65-66页
    4.3 GGNBP2基因敲除导致小鼠无精症的发生第66-73页
    4.4 GGNBP2缺失引起小鼠精子分化障碍第73-79页
    4.5 GGNBP2的缺失导致精子细胞转化异常第79-81页
    4.6 1月龄的GGNBP2KO小鼠睾丸中粘附蛋白的异常表达第81-82页
    4.7 GGNBP2KO小鼠精原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中与精子发生相关mRNA的表达变化第82-88页
第5章 讨论第88-94页
第6章 结论第94-96页
参考文献第96-114页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4-116页
致谢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引导性包装设计研究
下一篇: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