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第一章 小反刍兽疫概述 | 第11-17页 |
1.1 小反刍兽疫的流行特点及其危害 | 第11页 |
1.2 小反刍兽疫病毒 | 第11-12页 |
1.2.1 病毒基因组结构 | 第11-12页 |
1.2.2 遗传特性 | 第12页 |
1.2.3 理化特性 | 第12页 |
1.3 小反刍兽疫诊断 | 第12-13页 |
1.3.1 临床诊断 | 第12-13页 |
1.3.2 病理学诊断 | 第13页 |
1.3.3 实验室诊断 | 第13页 |
1.4 小反刍兽疫疫苗 | 第13-15页 |
1.4.1 PPR异源弱毒疫苗 | 第13页 |
1.4.2 PPR同源弱毒疫苗 | 第13-14页 |
1.4.3 基因疫苗 | 第14-15页 |
1.5 小反刍兽疫的防控 | 第15-16页 |
1.5.1 保护易感动物免受感染 | 第15页 |
1.5.2 控制传染源 | 第15页 |
1.5.3 切断传播途径 | 第15页 |
1.5.4 PPR的监测及扑灭措施 | 第15-16页 |
1.6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6-17页 |
试验研究 | 第17-32页 |
第二章 小反刍兽疫病毒疫苗株N基因的克隆、原核表达及纯化 | 第17-25页 |
2.1 材料 | 第17页 |
2.1.1 病毒毒株、菌株和质粒 | 第17页 |
2.1.2 主要试剂 | 第17页 |
2.1.3 阳性血清 | 第17页 |
2.2 方法 | 第17-20页 |
2.2.1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17-18页 |
2.2.2 PPRV基因组RNA的提取及反转录 | 第18页 |
2.2.3 N基因的扩增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18-19页 |
2.2.4 重组N蛋白的表达和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19-20页 |
2.2.5 重组N蛋白表达形式的确定及纯化和复性 | 第20页 |
2.2.6 重组N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20页 |
2.3 结果 | 第20-23页 |
2.3.1 PPRV N基因的克隆 | 第20-21页 |
2.3.2 pET-28a-N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21页 |
2.3.3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及其表达条件的优化 | 第21-22页 |
2.3.4 重组N蛋白表达形式分析及纯化 | 第22-23页 |
2.3.5 重组N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 第23页 |
2.4 讨论 | 第23-24页 |
2.5 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小反刍兽疫病毒N蛋白抗体检测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第25-32页 |
3.1 材料 | 第25页 |
3.1.1 主要试剂 | 第25页 |
3.1.2 血清 | 第25页 |
3.2 方法 | 第25-27页 |
3.2.1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第25-26页 |
3.2.2 抗原、血清和酶标二抗最佳稀释浓度的确定 | 第26页 |
3.2.3 作用时间的优化 | 第26-27页 |
3.2.5 特异性试验 | 第27页 |
3.2.6 敏感性试验 | 第27页 |
3.2.7 重复性试验 | 第27页 |
3.2.8 临床样品检测 | 第27页 |
3.3 结果 | 第27-31页 |
3.3.1 抗原包被量及血清和酶标二抗最佳稀释度的确定 | 第27-28页 |
3.3.2 作用时间的优化 | 第28-30页 |
3.3.3 阴/阳性标准临界值的确定 | 第30页 |
3.3.4 间接ELISA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 | 第30-31页 |
3.3.5 临床样品检测 | 第31页 |
3.4 讨论 | 第31页 |
3.5 小结 | 第31-32页 |
结论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6页 |
附录 | 第36-40页 |
缩略表 | 第40-41页 |
致谢 | 第41-42页 |
作者简介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