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序言 | 第6-9页 |
中文摘要 | 第9-13页 |
Abstract | 第13-17页 |
缩略语 | 第18-24页 |
第一部分 改良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情感障碍患者脑脊液和血浆内游离氨基酸水平 | 第24-49页 |
1.1 引言 | 第24-27页 |
1.2 材料与方法 | 第27-33页 |
1.2.1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1.2.1.1 试剂 | 第27页 |
1.2.1.2 仪器设备 | 第27-28页 |
1.2.1.3 CSF和血浆样品 | 第28页 |
1.2.2 样品制备和HPLC工作条件 | 第28-32页 |
1.2.2.1 常规方法 | 第28-29页 |
1.2.2.2 改良方法 | 第29-32页 |
1.2.2.3 其他HPLC条件 | 第32页 |
1.2.3 统计分析 | 第32-33页 |
1.3 结果 | 第33-43页 |
1.3.1 采用常规方法对CSF中游离氨基酸的分离结果 | 第33页 |
1.3.2 改良方法对23种游离氨基酸的分离结果 | 第33-38页 |
1.3.3 抑郁症患者死亡后CSF中Glu和GABA的变化 | 第38-43页 |
1.3.3.1 改良方法的质控参数 | 第38-39页 |
1.3.3.2 CSF中Glu和GABA的变化 | 第39-43页 |
1.4 讨论 | 第43-48页 |
1.5 结论 | 第48-49页 |
第二部分 雌激素膜受体— NO通路对CRH表达的调控机制研究 | 第49-81页 |
2.1 引言 | 第49-53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53-61页 |
2.2.1 主要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53-54页 |
2.2.1.1 主要试剂 | 第53-54页 |
2.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54页 |
2.2.2 实验方法 | 第54-60页 |
2.2.2.1 细胞培养 | 第54-55页 |
2.2.2.2 荧光免疫细胞化学 | 第55-56页 |
2.2.2.3 引物设计 | 第56页 |
2.2.2.4 细胞内mRNA的Q-PCR分析 | 第56-58页 |
2.2.2.5 荧光探针法测定细胞内NO含量 | 第58页 |
2.2.2.6 EIA法测定细胞培养液内CRH的含量 | 第58-59页 |
2.2.2.7 转染实验 | 第59页 |
2.2.2.8 双荧光素酶检测方法 | 第59-60页 |
2.2.2.9 去除E2-BSA试剂中的游离E2 | 第60页 |
2.2.3 统计分析 | 第60-61页 |
2.3 结果 | 第61-76页 |
2.3.1 SK-N-SH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特征 | 第61-64页 |
2.3.1.1 SK-N-SH细胞生长形态 | 第61页 |
2.3.1.2 Q-PCR法检测SK-N-SH细胞表达的基因 | 第61-63页 |
2.3.1.3 荧光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SK-N-SH细胞的CRH和ERs表达 | 第63-64页 |
2.3.2 E2-BSA对SK-N-SH细胞内NO含量的影响 | 第64-66页 |
2.3.3 E2-BSA对SK-N-SH细胞内CRH释放以及CRH、ERs和NOS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第66-69页 |
2.3.3.1 E2-BSA对SK-N-SH细胞CRH释放的影响 | 第66页 |
2.3.3.2 E2-BSA对CRH、ERs和NOS基因的mRNA表达的影响 | 第66-69页 |
2.3.4 SNP对SK-N-SH细胞内CRH释放以及CRH、ERs和NOS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 | 第69-72页 |
2.3.4.1 SNP对SK-N-SH细胞CRH释放的影响 | 第69页 |
2.3.4.2 SNP对SK-N-SH细胞CRH、ERs和NOS mRNA表达的影响 | 第69-72页 |
2.3.5 7-Ni对SK-N-SH细胞内NO和CRH的作用 | 第72-74页 |
2.3.5.1 7-Ni对SK-N-SH细胞内NO的作用 | 第72页 |
2.3.5.2 7-Ni对SK-N-SH细胞释放CRH的作用 | 第72-73页 |
2.3.5.3 7-Ni对SK-N-SH细胞CRH mRNA的作用 | 第73-74页 |
2.3.6 HEKA293T细胞转染及E2-BSA对人CR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效应 | 第74-76页 |
2.3.6.1 HEK293T细胞中CRH、ERs和NOS的检测 | 第74页 |
2.3.6.2 E2-BSA对人CRH基因启动子活性的作用 | 第74-76页 |
2.4 讨论 | 第76-80页 |
2.4.1 E2-BSA对NOS-NO和CRH的作用 | 第76-77页 |
2.4.2 NO对CRH释放和基因表达的作用 | 第77-78页 |
2.4.3 E2-BSA对ERs的作用 | 第78-79页 |
2.4.4 E2-BSA刺激人CRH基因启动子活性 | 第79-80页 |
2.5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95页 |
总体讨论和展望 | 第95-97页 |
综述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体液(脑脊液)中氨基酸和组胺含量 | 第97-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附录一 抑郁症患者和对照者临床病理学信息 | 第118-119页 |
附录二 引物序列 | 第119-120页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0-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