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标准切花菊分枝特性评价及其遗传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4页
    1 切花菊育种研究概况第12-16页
        1.1 切花菊育种概述第12-13页
        1.2 切花菊育种目标第13-14页
            1.2.1 花型第13页
            1.2.2 花色第13页
            1.2.3 花期第13-14页
        1.3 切花菊育种方法第14-16页
            1.3.1 杂交育种第14-15页
            1.3.2 诱变育种第15-16页
            1.3.3 引种驯化第16页
            1.3.4 分子育种第16页
    2 植物分枝特性研究进展第16-18页
        2.1 分枝发育的影响因素第16-17页
        2.2 菊花的分枝特性研究第17-18页
    3 观赏植物性状评价方法研究进展第18-20页
        3.1 综合评分法第18页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第18页
        3.3 多元统计分析法第18-19页
        3.4 灰色关联法第19页
        3.5 层次分析法第19-20页
    4 数量性状的遗传研究第20-22页
        4.1 数量遗传研究方法第20-21页
            4.1.1 遗传力分析第20页
            4.1.2 杂种优势第20-21页
            4.1.3 配合力第21页
            4.1.4 性状遗传相关性分析第21页
        4.2 菊花数量性状遗传分析研究进展第21-22页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22-24页
第二章 标准切花菊分枝性状等级评价体系构建第24-4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5-30页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第25页
        1.2 试验材料第25页
        1.3 试验设计与性状测试方法第25-26页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26页
        1.5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第26-29页
            1.5.1 建立分层结构模型第26-27页
            1.5.2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第27-29页
        1.6 灰色关联度分析第29-30页
            1.6.1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第29-30页
            1.6.2 求灰色关联系数第30页
            1.6.3 计算加权灰色关联度第3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0-41页
        2.1 各权重值排序第30-31页
        2.2 上限品种和下限品种的确定第31页
        2.3 标准切花菊分枝特性等级评价第31-41页
    3 讨论第41-42页
        3.1 品种特性评价分析方法的选择第41页
        3.2 品种特性评价指标的选择第41-42页
    4 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标准切花菊F_1代株系分枝特性评价筛选第44-6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4-45页
        1.1 试验材料第44页
        1.2 田间性状调查第44页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4页
        1.4 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第44-45页
        1.5 灰色关联度分析第4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5-61页
        2.1 上限品种和下限品种的确定第45页
        2.2 标准切花菊株系分枝特性等级评价第45-61页
    3 讨论第61-62页
    4 小结第62-64页
第四章 标准切花菊侧枝侧蕾性状的遗传分析第64-7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5-66页
        1.1 试验材料第65页
        1.2 田间性状调查第65页
        1.3 杂种优势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第65页
        1.4 性状的混合遗传分析第65-6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6-72页
        2.1 标准切花菊F1代侧枝侧蕾性状的表型分布与杂种优势表现第66-68页
        2.2 标准切花菊侧枝侧蕾性状相关性分析第68-69页
        2.3 标准切花菊侧枝侧蕾性状最适遗传模型的适合性分析第69-71页
        2.4 标准切花菊侧枝侧蕾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第71-72页
    3 讨论第72-74页
        3.1 标准切花菊侧枝侧蕾性状的杂种优势第72-73页
        3.2 标准切花菊侧枝侧蕾性状的遗传效应第73-74页
    4 小结第74-76页
全文结论第76-78页
创新之处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90-92页
致谢第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绿色切花菊新品种选育
下一篇:菊花耐镉性评价及耐镉生理机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