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缩略词表 | 第15-17页 |
前言 | 第17-19页 |
文献综述 | 第19-33页 |
1 非常规饲料 | 第19-24页 |
1.1 非常规饲料的概念 | 第19页 |
1.2 非常规饲料的特点 | 第19-20页 |
1.3 非常规饲料的分类 | 第20-23页 |
1.4 评价非常规饲料应考虑的因素 | 第23页 |
1.5 非常规饲料原料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23-24页 |
2 饲料组合效应及营养价值评定 | 第24-27页 |
2.1 组合效应的概念 | 第24-25页 |
2.2 组合效应的试验研究 | 第25页 |
2.3 饲料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 | 第25-27页 |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7页 |
4 技术路线图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试验研究 | 第33-105页 |
第一章 体外产气法评价南方地区非常规饲料资源的营养价值 | 第33-65页 |
1 材料和方法 | 第33-3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3-34页 |
1.2 瘤胃液的采集 | 第34页 |
1.3 发酵底物的制备 | 第34页 |
1.4 培养基的制备 | 第34-35页 |
1.5 试验设计 | 第35页 |
1.6 指标的测定及方法 | 第35-37页 |
1.7 数据分析 | 第3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7-55页 |
2.1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的营养成分差异 | 第37-38页 |
2.2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体外发酵48h的累积产气量 | 第38-41页 |
2.3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Gompertz模型参数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 | 第41-42页 |
2.4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体外发酵48h的DMD、pH、NDFD、ADFD的变化 | 第42-43页 |
2.5 不同农作物秸秆、秕壳类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 第43-45页 |
2.6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的营养成分差异 | 第45-46页 |
2.7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体外发酵48h的累积产气量 | 第46-48页 |
2.8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Gompertz模型参数与营养成分的相关性 | 第48-49页 |
2.9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体外发酵48h的DMD、NDFD、ADFD的变化 | 第49-50页 |
2.10 不同农副产品加工副产物类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 第50-51页 |
2.11 不同杂粕类的营养成分差异 | 第51页 |
2.12 不同杂粕类体外发酵48h的累积产气量 | 第51-54页 |
2.13 不同杂粕类体外发酵48h的pH、DMD、NDFD、ADFD的变化 | 第54页 |
2.14 不同杂粕类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 第54-55页 |
3 讨论 | 第55-60页 |
3.1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h产气量以及产气特性 | 第55-56页 |
3.2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 h DMD、NDFD、ADFD的变化 | 第56-58页 |
3.3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 hpH值的变化 | 第58页 |
3.4 不同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h的VFA产量的变化 | 第58-59页 |
3.5 不同非常规饲料的综合评定 | 第59-60页 |
4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二章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间组合效应的研究 | 第65-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6-68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66-67页 |
1.2 瘤胃液的采集 | 第67页 |
1.3 发酵底物的制备 | 第67页 |
1.4 培养基的制备 | 第67页 |
1.5 试验设计 | 第67页 |
1.6 测定的指标 | 第67-68页 |
1.7 数据分析 | 第68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68-76页 |
2.1 小麦秸秆与6种非常规饲料不同时间点的累计产气量及产气参数 | 第68-69页 |
2.2 不同组合、比例体外发酵产气量及产气动力学参数 | 第69-70页 |
2.3 不同组合、比例对pH的影响 | 第70-71页 |
2.4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不同时间点累积产气量的组合效应 | 第71-72页 |
2.5 不同组合、比例的干物质降解率及其组合效应 | 第72-73页 |
2.6 不同组合、比例的中性洗涤纤维降解率、酸性洗涤纤维降解率及其组合效应 | 第73-75页 |
2.7 体外产气量及产气参数与饲料组合养分间的相关性 | 第75-76页 |
3 讨论 | 第76-77页 |
3.1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组合效应产气量及各组合效应值 | 第76页 |
3.2 小麦秸秆与六种非常规饲料体外发酵48 h pH的变化 | 第76页 |
3.3 不同组合、比例对DMD、NDFD、ADFD以及组合效应值的影响 | 第76-77页 |
3.4 体外产气量及产气参数与饲料组合养分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77页 |
4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79页 |
第三章 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第79-9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9-82页 |
1.1 试验动物 | 第79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79-80页 |
1.3 试验日粮及饲养管理 | 第80-81页 |
1.4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81页 |
1.5 样品测定 | 第81页 |
1.6 测定指标及数据计算公式 | 第81-82页 |
1.7 统计分析 | 第8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82-85页 |
2.1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第82-83页 |
2.3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纤维消化率的影响 | 第83页 |
2.4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 | 第83-84页 |
2.5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能量消化率的影响 | 第84-85页 |
3 讨论 | 第85-87页 |
3.1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 第85页 |
3.2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纤维消化率的影响 | 第85-86页 |
3.3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氮、钙、磷代谢的影响 | 第86-87页 |
3.4 饲喂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能量消化率的影响 | 第87页 |
4 结论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第四章 不同纤维来源日粮对山羊饲喂效果及肉品质的影响 | 第91-10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91-95页 |
1.1 试验设计 | 第91-92页 |
1.2 饲养管理和试验日粮 | 第92-93页 |
1.3 测定指标和方法 | 第93-95页 |
1.4 统计分析 | 第9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5-99页 |
2.1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95-96页 |
2.2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96-97页 |
2.3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胴体组成的影响 | 第97-98页 |
2.4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 第98-99页 |
2.5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肌肉化学组成的影响 | 第99页 |
3 讨论 | 第99-102页 |
3.1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99-100页 |
3.2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各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 | 第100页 |
3.3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胴体组成的影响 | 第100-101页 |
3.4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肉品质的影响 | 第101页 |
3.5 不同纤维来源的日粮对山羊肌肉化学组成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4 结论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
全文结论 | 第105-107页 |
致谢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