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基离子交换波导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目次 | 第8-9页 |
第一章:绪论 | 第9-15页 |
·集成光学的产生和发展 | 第9-10页 |
·玻璃基离子交换技术的发展 | 第10-13页 |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玻璃基离子交换技术 | 第15-24页 |
·基本原理 | 第15-17页 |
·玻璃的基本结构 | 第15-16页 |
·离子交换的机理 | 第16-17页 |
·玻璃基离子交换技术分类 | 第17-21页 |
·离子交换源 | 第18-20页 |
·干法交换与湿法交换 | 第20-21页 |
·热离子交换和电场辅助离子交换 | 第21-24页 |
·离子在玻璃中的热扩散 | 第21-22页 |
·离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 | 第22-24页 |
第三章:离子交换模型研究 | 第24-42页 |
·场辅助离子交换模型参数 | 第24-26页 |
·场辅助离子交换波导深度研究 | 第26-36页 |
·波导深度的理论分析和验证 | 第26-34页 |
·场辅助离子交换中的升温效应及其影响 | 第34-36页 |
·离子交换波导折射率分析 | 第36-38页 |
·离子交换模型小结 | 第38-42页 |
·离子浓度对自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39-40页 |
·温度对于自扩散系数的影响 | 第40-41页 |
·模型的现实意义及不足 | 第41-42页 |
第四章:场辅助离子交换工艺 | 第42-53页 |
·场辅助离子交换工艺流程 | 第42-45页 |
·离子交换工艺中的问题和改进 | 第45-53页 |
·场辅助离子交换中玻璃电导的变化 | 第45-47页 |
·场辅助离子交换中熔盐浑浊现象分析 | 第47-49页 |
·银线的产生机理及抑制 | 第49-53页 |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总结 | 第53-54页 |
·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2页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