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文献综述 | 第12-23页 |
1.1 副伤寒及副伤寒沙门氏菌概述 | 第12-13页 |
1.2 伤寒及副伤寒的流行情况 | 第13-14页 |
1.3 副伤寒的病原学 | 第14-16页 |
1.3.1 副伤寒的病原体 | 第14页 |
1.3.2 副伤寒沙门氏菌的细胞壁组成 | 第14页 |
1.3.3 副伤寒的Lps组成 | 第14-15页 |
1.3.4 副伤寒脂多糖的内毒素的毒性作用 | 第15页 |
1.3.5 伤寒及副伤寒的分型与命名 | 第15页 |
1.3.6 伤寒和副伤寒的耐药性 | 第15-16页 |
1.3.7 伤寒和副伤寒的理化特性 | 第16页 |
1.4 副伤寒的临床诊断 | 第16-17页 |
1.4.1 血清学诊断 | 第16页 |
1.4.2 乙型副伤寒沙门氏菌的分离 | 第16-17页 |
1.5 副伤寒的临床预防及治疗方法 | 第17页 |
1.5.1 副伤寒的临床预防 | 第17页 |
1.5.2 副伤寒的临床治疗 | 第17页 |
1.6 乙型副伤寒疫苗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1.6.1 伤寒、副甲乙三联菌体疫苗 | 第17-18页 |
1.6.2 口服菌苗 | 第18页 |
1.6.3 全细胞灭活伤寒疫苗 | 第18页 |
1.6.4 Vi亚单位伤寒疫苗 | 第18页 |
1.6.5 伤寒口服减毒活疫苗 | 第18-19页 |
1.6.6 目前关于副伤寒疫苗的研究现状 | 第19页 |
1.7 立题依据 | 第19-23页 |
1.7.1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19页 |
1.7.2 乙型副伤寒疫苗介绍 | 第19-21页 |
1.7.3 研究方案 | 第21页 |
1.7.4 研究工艺的可行性 | 第21-22页 |
1.7.5 研究工艺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 第22-23页 |
2、乙型副伤寒蛋白结合疫苗目标抗原的制备 | 第23-43页 |
2.1 乙型副伤寒蛋白结合疫苗菌种的制备 | 第23-31页 |
2.1.1 材料 | 第23页 |
2.1.2 生产用菌种历史资料 | 第23-24页 |
2.1.3 生产用菌种全面检定资料 | 第24-25页 |
2.1.4 方法 | 第25-26页 |
2.1.5 结果 | 第26-31页 |
2.2 乙型副伤寒蛋白结合疫苗培养液的制备 | 第31-34页 |
2.2.1 材料 | 第31页 |
2.2.2 方法 | 第31-32页 |
2.2.3 结果 | 第32-34页 |
2.3 乙型伤寒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培养液的灭活验证试验 | 第34-35页 |
2.3.1 材料 | 第34页 |
2.3.2 方法 | 第34页 |
2.3.3 结果 | 第34-35页 |
2.4 乙型副伤寒多糖蛋白结合疫苗湿菌体的收集及保存 | 第35-36页 |
2.4.1 材料 | 第35页 |
2.4.2 方法 | 第35页 |
2.4.3 结果 | 第35-36页 |
2.5 乙型副伤寒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脂多糖提取及水解 | 第36-38页 |
2.5.1 材料 | 第36页 |
2.5.2 方法 | 第36-38页 |
2.5.3 结果 | 第38页 |
2.6 乙型副伤寒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目标抗原O-SP纯化 | 第38-41页 |
2.6.1 材料 | 第38-39页 |
2.6.2 方法 | 第39-40页 |
2.6.3 结果 | 第40-41页 |
2.7 讨论 | 第41-43页 |
3、乙型副伤寒多糖蛋白结合疫苗的抗原(O-特异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 第43-59页 |
3.1 菌体不同的溶解方式对乙型副伤寒疫苗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3-45页 |
3.1.1 材料 | 第43-44页 |
3.1.2 方法 | 第44页 |
3.1.3 结果 | 第44-45页 |
3.2 不同苯酚浓度对乙型副伤寒疫苗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3.2.1 材料 | 第45页 |
3.2.2 方法 | 第45页 |
3.2.3 结果 | 第45-46页 |
3.3 不同CACL_2浓度对乙型副伤寒疫苗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1 材料 | 第46-47页 |
3.3.2 方法 | 第47页 |
3.3.3 结果 | 第47-48页 |
3.4 第二次酒精沉淀时酒精终浓度对乙型副伤寒疫苗脂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8-50页 |
3.4.1 材料 | 第48-49页 |
3.4.2 方法 | 第49页 |
3.4.3 结果 | 第49-50页 |
3.5 乙型副伤寒疫苗脂多糖水解脱毒时10%冰乙酸终浓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50-51页 |
3.5.1 材料 | 第50-51页 |
3.5.2 方法 | 第51页 |
3.5.3 结果 | 第51页 |
3.6 乙型副伤寒疫苗脂多糖水解脱毒时水解温度对水解效果的影响 | 第51-53页 |
3.6.1 材料 | 第51-52页 |
3.6.2 方法 | 第52页 |
3.6.3 结果 | 第52-53页 |
3.7 乙型副伤寒疫苗O-特异多糖纯化工艺研究收集峰确定 | 第53-55页 |
3.7.1 材料 | 第53-54页 |
3.7.2 方法 | 第54页 |
3.7.3 结果 | 第54-55页 |
3.8 乙型副伤寒疫苗O-特异多糖中有机溶剂的去除 | 第55-57页 |
3.8.1 材料 | 第55-56页 |
3.8.2 方法 | 第56页 |
3.8.3 结果 | 第56-57页 |
3.9 讨论 | 第57-59页 |
4、总结与展望 | 第59-62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59-60页 |
4.2 展望 | 第60-62页 |
附录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