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青田县低碳旅游发展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0页 |
| 一、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二、研究目的和价值 | 第11页 |
| (一)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二)研究价值 | 第11页 |
| 1.理论价值 | 第11页 |
| 2.实践价值 | 第11页 |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 (一)国外研究 | 第11-12页 |
| (二)国内研究 | 第12-13页 |
| (三)青田县旅游研究 | 第13-14页 |
| (四)研究述评 | 第14页 |
| 四、低碳旅游界定及与相关概念辨析 | 第14-19页 |
| (一)低碳旅游 | 第14-15页 |
| (二)相关概念辨析 | 第15-19页 |
| 1.低碳与低碳经济 | 第15-16页 |
| 2.低碳旅游与低碳及低碳经济 | 第16-17页 |
| 3.低碳旅游、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 | 第17页 |
| 4.低碳旅游与传统旅游 | 第17-19页 |
| 五、研究内容 | 第19页 |
| 六、研究方法 | 第19页 |
| 七、研究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 第二章 浙江青田县旅游现状及其低碳旅游的选择 | 第20-30页 |
| 一、青田县概况 | 第20页 |
| 二、青田县旅游发展现状 | 第20-25页 |
| (一)成功之处 | 第21-23页 |
| 1.旅游人数以及收入的高速增长 | 第21页 |
| 2.产品与客源结构得到不断优化 | 第21-22页 |
| 3.产业规模和发展能力不断壮大 | 第22-23页 |
| 4.旅游综合效益得到一定的体现 | 第23页 |
| (二)不足之处 | 第23-25页 |
| 1.旅游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 | 第23-24页 |
| 2.旅游景区缺乏核心竞争力 | 第24页 |
| 3.其他 | 第24-25页 |
| 三、浙江青田县发展低碳旅游的必然性 | 第25-30页 |
| (一)低碳旅游发展视角 | 第25-27页 |
| 1.低碳旅游是旅游业必不可少的内容 | 第25-26页 |
| 2.低碳理念推行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 | 第26页 |
| 3.低碳旅游是创新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 第26页 |
| 4.低碳旅游是构建和谐旅游环境的保证 | 第26-27页 |
| (二)青田县旅游突破现处困境的角度 | 第27-30页 |
| 1.突破当前青田旅游发展瓶颈的必然选择 | 第27-28页 |
| 2.改善青田气候环境质量的必然选择 | 第28-29页 |
| 3.保证青田自然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29页 |
| 4.保护青田历史文化遗产的必然要求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浙江青田县低碳旅游发展评价 | 第30-36页 |
| 一、低碳旅游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 第30-33页 |
| (一)指标及指标体系 | 第30-32页 |
| 1.设置原则 | 第30页 |
| 2.体系构建 | 第30-32页 |
| (二)确定指标权重 | 第32-33页 |
| 1.确定指标 | 第32-33页 |
| 2.一致性检验 | 第33页 |
| 二、青田县低碳旅游发展评价 | 第33-36页 |
| 第四章 浙江青田县低碳旅游发展环境 | 第36-40页 |
| 一、优势 | 第36-37页 |
| 二、劣势 | 第37-38页 |
| 三、机会 | 第38-39页 |
| 四、威胁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浙江青田县低碳旅游发展建议 | 第40-50页 |
| 一、青田县低碳旅游发展模式 | 第40-42页 |
| (一)模式构建 | 第40-41页 |
| (二)模式阐释 | 第41-42页 |
| 1.理论依据 | 第41页 |
| 2.内容解读 | 第41-42页 |
| 二、具体发展策略 | 第42-50页 |
| (一)旅游者:树立低碳理念,践行低碳化旅游方式 | 第42-46页 |
| (二)行政部门:积极宣传引导,科学管理低碳项目 | 第46-47页 |
| (三)旅游企业:促进节能减排,发展低碳旅游产品 | 第47-50页 |
| 第六章 结语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 附录:调查问卷 | 第53-62页 |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