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导论 | 第10-23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3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20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状况 | 第12-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第18-20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1.3.1 问卷调查法 | 第20页 |
1.3.2 跨学科研究法 | 第20页 |
1.3.3 比较分析和归纳法 | 第20页 |
1.3.4 Logistic回归分析法 | 第20-21页 |
1.4 本文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1-23页 |
1.4.1 可能存在的创新 | 第21-22页 |
1.4.2 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22-23页 |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第23-30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5页 |
2.1.1 农民工 | 第23页 |
2.1.2 新生代农民工 | 第23-24页 |
2.1.3 市民 | 第24页 |
2.1.4 市民化 | 第24-25页 |
2.1.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 | 第25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5-30页 |
2.2.1 推拉理论 | 第25-26页 |
2.2.2 二重劳动力市场理论 | 第26-27页 |
2.2.3 新古典经济学人口迁移理论 | 第27-28页 |
2.2.4 经典人口迁移理论 | 第28-29页 |
2.2.5 罗杰斯年龄——迁移率模型 | 第29-30页 |
3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第30-57页 |
3.1 数据收集与变量选取 | 第30-34页 |
3.1.1 数据的收集与获取 | 第30页 |
3.1.2 自变量的选取与解析 | 第30-33页 |
3.1.3 因变量的数量统计 | 第33页 |
3.1.4 指标体系设计 | 第33-34页 |
3.2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 第34-38页 |
3.2.1 研究假设 | 第34-35页 |
3.2.2 研究模型构建 | 第35-36页 |
3.2.3 变量赋值 | 第36-38页 |
3.3 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3.4 各自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第39-49页 |
3.4.1 个人特质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第39-43页 |
3.4.2 生活状况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第43-46页 |
3.4.3 就业状况变量的单因素分析 | 第46-48页 |
3.4.4 各自变量的单因素分析小结 | 第48-49页 |
3.5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的影响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 | 第49-56页 |
3.5.1 模型拟合效果分析 | 第49-50页 |
3.5.2 个人特质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0-51页 |
3.5.3 生活状况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1-52页 |
3.5.4 就业状况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52-55页 |
3.5.5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 第55-56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4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57-64页 |
4.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7-60页 |
4.1.1 样本数量统计结果 | 第57-58页 |
4.1.2 自变量的单因素分析结论 | 第58-59页 |
4.1.3 自变量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论 | 第59-60页 |
4.2 相关建议 | 第60-63页 |
4.2.1 健全新生代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和保障制度 | 第60-61页 |
4.2.2 完善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 | 第61-62页 |
4.2.3 深化新生代农民工住房制度改革 | 第62-63页 |
4.3 研究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附录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