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7页 |
二、先行研究成果综述 | 第7-12页 |
第一章 《东周列国志》女性形象的基本类型 | 第12-22页 |
第一节 政治风云中的红颜祸水 | 第13-15页 |
第二节 传统道德下的贤妻良母 | 第15-18页 |
第三节 礼教禁锢下的贞节烈女 | 第18-19页 |
第四节 作为牺牲品的女性形象 | 第19-20页 |
第五节 其他女性形象 | 第20-22页 |
第二章 《东周列国志》女性形象对史学原型人物的继承和发展 | 第22-32页 |
第一节 《东周列国志》女性形象对史学原型人物的继承 | 第22-28页 |
第二节 《东周列国志》女性形象对史学原型人物的发展 | 第28-32页 |
第三章 《东周列国志》女性形象的多重成因分析 | 第32-45页 |
第一节 传统女性观的影响 | 第32-36页 |
一、男女之别与男尊女卑 | 第32-34页 |
二、红颜祸水论 | 第34-35页 |
三、女子贞节观 | 第35-36页 |
第二节 作品产生的社会背景 | 第36-40页 |
一、东周时期较为开放的时代风气 | 第36-38页 |
二、晚明时期整个社会的女性观 | 第38-40页 |
第三节 作者的创作心态 | 第40-45页 |
一、冯梦龙的情教思想与矛盾复杂的女性观 | 第40-42页 |
二、劝惩教化的创作目的 | 第42-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后记 | 第48-49页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