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儿科论文

枳实健脾汤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观察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前言第9-10页
临床资料第10-12页
 1 病例来源第10页
 2 诊断标准第10-11页
   ·中医诊断标准第10-11页
   ·中医辨证标准第11页
   ·西医诊断标准第11页
 3 纳入标准第11页
 4 排除标准第11页
 5 脱落标准第11-12页
研究方法第12-14页
 1 方案设计第12页
   ·症状体征分级量化标准第12页
   ·病情轻重分级量化标准第12页
 2 治疗方法第12-13页
   ·治疗组第12-13页
   ·对照组第13页
 3 观察方法第13页
   ·观察记录结果第13页
   ·观察客观指标第13页
   ·观察安全指标第13页
   ·随访第13页
 4 疗效判断标准第13-14页
 5 安全性评价标准第14页
 6 统计分析方法第14页
一般情况与研究结果第14-20页
 1 一般情况第14-15页
   ·两组患儿性别分布情况第14页
   ·两组患儿年龄分布情况第14-15页
 2 两组治疗前后主次症评分比较第15-17页
   ·两组治疗前症候评分比较第15页
   ·治疗后两组症候评分比较第15-16页
   ·治疗组治疗前后主次症评分比较第16-17页
   ·对照组治疗前后主次症评分比较第17页
 3 两组间总疗效比较第17-18页
 4 实验室检查相关结果比较第18-19页
   ·血常规检查的相关结果变化第18页
   ·粪便常规检查的相关结果变化第18-19页
 5 安全性评价第19页
 6 积滞患儿的既往史情况第19-20页
分析与讨论第20-32页
 1 祖国医学对小儿积滞的认识第20-21页
 2 现代医学对小儿积滞的认识第21-23页
 3 伤食、积滞、疳证和厌食的联系和区别第23-26页
 4 积滞的发病和小儿常见病的关系第26页
 5 枳实健脾汤的组方依据和处方分析第26-29页
   ·基本组成第26页
   ·组方依据第26-27页
   ·方义分析第27-29页
 6 枳实健脾汤与中成药治疗小儿积滞的临床疗效比较分析第29页
 7 枳实健脾汤治疗乳食内积型小儿积滞的特点及价值第29-30页
 8 典型病例第30-32页
问题与展望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参考文献第35-38页
综述第38-45页
 参考文献第43-45页
附录第45-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胃疏肝汤合PPI治疗胃食管反流(肝胃郁热证)的临床疗效研究
下一篇:从《脾胃论》研究李东垣对《内经》“脾胃观”的继承与发展